-
日期: 2025-11-09 | 来源: 首席商业评论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不难看出这轮裁员并不是个例,而是为了实现“科技革命”或者营造科技落地。而这其中亚马逊裁员尤其被关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表示,他长期研究自动化,去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亚马逊他们一旦找到能盈利的自动化方法,其他公司也会纷纷效仿。”
这是因为亚马逊仓配体系曾经是美国蓝领的“就业蓄水池”,每年扩张几万名员工并不算夸张。当亚马逊能够实现大规模自动化仓配之后,意味着几百万人就业的零售物流行业工作将被影响。未来被一键复制到中国也并不会奇怪。
但这一切短期内真的会出现吗?
就在宣布企业岗位裁员的同时,亚马逊于本周启动了年度节假日旺季招聘计划,将在美国仓储与物流网络中新增25万名季节性员工。
亚马逊于10月27日宣布计划投资超过40亿美元,旨在至2026年底将其配送网络规模扩大两倍。该公司将重点发展小型城镇和农村地区,预计到2025年底,将“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扩展至超过4000个小型城镇,从而彻底改变乡村用户的线上购物体验。
这说明亚马逊虽然裁掉大量的中间层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但其自动化能力并不足以实现正常的仓储与物流配送。自2012年收购Kiva Systems以来,亚马逊已成为全球仓储自动化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货架搬运机器人发展到集成了先进AI与计算机视觉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机械臂乃至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订单处理速度提升30-40%)、降低了运营成本(约20%)。
但机械臂在抓取形态各异、包装反光或柔软的商品时仍存在困难;机器人的行动有时显得笨拙,需要大量数据训练才能适应新任务。实现覆盖所有环节的“端到端”自动化,亚马逊自己也承认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实现所有环节“端到端”意味着其基本实现了AGI能力,那么首个AGI会在亚马逊出现吗?还是无限延迟的“下一个十年”?

所以还需要季节性员工和配送人员就是不得不做的“自动化补充”,用线控方式操纵各类机器人谁又能说不是AI化呢。
AI让许多公司重新思考:哪些岗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哪些只是“习惯存在”的。公司不再追求人多,而是追求“人效”;组织不再靠层级,而是靠智能。这也意味着,过去那种“干得久就安全”“公司大就稳”“绩效越好就不会被裁员”的逻辑,正在被彻底改写。
普通人如何应对AI挑战
近期有一份研究在Bloomberry上爆火,收集和分析了近1.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研究AI冲击下对于招聘的影响,主要地区是北美市场,时间跨度从2023年1月到2025年10月。研究者是Henley Wing Chiu,他是Revealera(招聘数据提供商)的联合创始人所以做这份报告还是比较合适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