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9 | 来源: 胡侃社会百态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据报道,熊某因此露出了巨大的异常和恐惧。正是这种反常的恐惧,让警方迅速锁定了他。
最终,这个不怕法律,却被“玄学”吓破了胆的凶手,在重压之下,交代了自己杀人、抛尸、巨石压顶的全部罪行。
科学的尽头是不是玄学我们不知道,但熊某的心理防线,确实是被“玄学”攻破的。
死缓的判决与“坦白”的争议2025年6月,案件迎来了二审判决。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熊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对其限制减刑。
“死缓”,这个结果一出,舆论哗然。
被害人家属当庭崩溃,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一个长期骚扰、手段如此残忍、虐杀30分钟、裸身抛尸、巨石镇压、杀人后唱歌拍视频、毫无悔意的人,为什么不是“死刑,立即执行”?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法院对“坦白”情节的认定上。
法院认为,熊某在被锁定为嫌疑人后,交代了埋尸地点,这一行为被认定为“坦白”情节,成为了他“免死”的关键理由。
但家属和检方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熊某的交代,是被动的。他不是出于悔罪,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被道士的“预言”吓破了胆,是在迷信恐惧下被迫的交代。这种“被动招供”,也能算是从宽的“坦白”吗?
此外,检方和家属还认为,熊某脱光被害人衣物,涉嫌强制猥亵罪;焚烧衣物,涉嫌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这些罪行在一审二审中未被追加,导致量刑畸轻。
他们要的,是死刑立即执行。他们认为,熊某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毫无悔意,完全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下的极刑标准。
2025年9月12日,这起案件迎来了新的转机: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了家属的再审申请。
这场关于正义的拉锯战,仍在继续。
重庆煮面案与“杀人后的冷静”就在贵州熊某案等待再审之际,2025年8月,重庆爆出了另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
19岁男子廖某,因借宿、充电被32岁男子彭某拒绝,竟持刀将其杀害。
而此案最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是:廖某在杀人后,没有逃跑,反而淡定地留在现场,用受害人家的锅灶煮面、吃食,吃完后甚至还睡了一觉,直到被抓。
如果说贵州熊某的冷静是“伪装”,那么重庆廖某的冷静就是“放纵”。
这两起毫无关联的案件,却共同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心理现象:作案后极端的情感隔离。无论是熊某的唱歌、吃饭、参与搜救,还是廖某的煮面、睡觉,他们都展现出一种可怕的、非人化的冷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