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0 | 来源: 新智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字体: 小 中 大
如今,员工在做年终绩效时,已可调用内部开发的AI助手Metamate来生成工作总结和反馈内容。
在上周举行的TechEquity AI峰会上,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产品总监Joseph Spisak透露:
年末要写绩效总结时,我就喊Metamate,它会自动搜我全年写过的文档,把我做过的事情、成绩、收到的反馈都整合成一份报告。
特别好用。
Metamate是一款内部类ChatGPT工具,由Meta自研,用于辅助员工完成绩效评估、工作记录等内容生成。
当被问到是否有人会“贿赂AI提升评分”时,他笑着回应:有员工可能想走偏门,“黑掉系统”(reward hack)。
除了绩效,Spisak表示Meta内部AI工具也在被广泛应用于构建产品、开发应用等其他场景。这些工具均基于公司内部数据进行训练。
事实上,Meta早已将AI技术嵌入多个运营层面,从Devmate代码助手,到追踪员工AI使用情况的游戏与仪表板,可谓“全员AI”。
不过,使用体验并不完全一致。
有匿名员工告诉媒体,部分同事确实尝试用Metamate辅助写绩效总结,但生成内容“参差不齐”。特别是缺乏项目背景时,AI表现就不够理想。
“用AI评估人类”是否公平、准确,也在逐渐引发更多职场反思。
这下AI似乎变成了完美的“裁员专家”。
AI成了裁员“替罪羊”
虽然AI常被当作本轮裁员潮的“替罪羊”,但Challenger,Gray&Christmas也指出,还有更多复杂因素加剧了裁员压力:
10月裁员节奏远高于历年同期平均水平。一些行业正在纠正疫情期间的疯狂扩招。
而与此同时,AI加速落地、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放缓、运营成本上升,共同促使企业收紧开支、冻结招聘。
Fast Company认为,AI并没有能力取代人类的工作,但AI支出可以。
早在60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图灵奖得主Herbert Simon就预测:“20年内,机器将能够完成任何人类能做的工作。”
到了2020年,经济学家Daniel Susskind出版的获奖著作甚至直接将书名定为《没有工作的世界》(A World Without Work)。
而如今,ChatGPT已三年,很多人认为大语言模型(LLM)将成功取代人类。
这些模型能写邮件、写报告、总结文档,完成大量原本属于管理者的任务;其他GenAI也能用于创作广告图像、视频甚至编写代码。
从亚马逊、通用汽车,到博思艾伦咨询公司,越来越多企业的裁员都被归咎于AI。
例如,亚马逊宣布将裁撤1.4万个企业岗位;UPS过去22个月削减约1.4万个管理岗位;塔吉特也表示将裁掉1,800名办公人员。
然而,这些裁员真的都是AI惹的祸吗?
记者Danielle Kaye指出,之前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引发科技行业疯狂扩招。这轮“盲目增长”本身就埋下了裁员伏笔,与近三年AI热潮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此外,还有经济学家指出,裁员背后隐藏着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包括关税上升、外国劳工签证减少、政府停摆、对多元化政策与清洁能源支出的反弹、联邦债务激增,甚至是联邦军队进驻美国城市。
烧钱的AI基建才是“看不见的大山”。
科技巨头巨额AI投资带来的财务压力,才是更可能的“幕后推手”。
没有实质性营收的情况下,公司只能靠“削减成本”来维持利润——
裁员,就是最直接的方式。比如:
亚马逊的资本支出(CapEx)从2023年的540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84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1,180亿美元;
Meta正筹集270亿美元信贷用以建设数据中心;
Oracle未来几年将每年借款250亿美元,以履行AI相关合同。
AI创业公司Narravance的产品负责人Pratik Ratadiya就在X平台上直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