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图/《高十》)
《高十》的结尾停留在2016年,唐尚珺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专业是工商管理。唐尚珺带着录取通知书回到老家,向父母坦承真相。母亲只心疼儿子默默隐忍了这么多年,父亲也不怪他,反而为他考上了名牌大学而骄傲。
但也在这一年,唐尚珺父亲被确诊肺癌晚期。在北上去学校报到前,唐尚珺在高中班级微信群看到了一条“补习班招兵”消息,一句话映入他的眼帘:“高考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来我校补习,只要在我校报名参加高考,即可享受一次性奖励10万元。”
“10万,我从没见过那么多钱。”唐尚珺至今还记得刚看到那条消息时的震撼。“其实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即使重复选择一百次,我也会选择给父亲治病。”事实上,这笔钱最后也没用到给父亲治病上。一生都希望为儿女铺路的父母从未想过“拖累”自己的孩子,他们把钱存起来,为儿女日后生活做打算。
而唐尚珺由此陷入了“高分—奖金—复读”的循环。在广西百色等地的复读学校,他住在教师公寓,享受着每月生活费补贴。600分以上的奖金和假期打零工挣的钱,成了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复读这十多年,他的成绩也的确在进步。2019年,唐尚珺考出了个人史上最高分——646分。“当你一年比一年考得好的时候,就想再拼一把,说不定下一年就考上清华了。”
(图/微博视频号@南方周末)
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何汉立分享了一件初中时的趣事。一个周末,他们在县城闲逛,看到有人摆地摊供人玩游戏:游戏规则是在白纸上从1写到500,不准遗漏或写错任何一个数字。成功者可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失败者则不再返还20元押金。
何汉立耍了个小聪明,他在觉察到即将写错数字时及时停住,往回拉了一笔,勉强算得上正确。最后,他赢了游戏,得到一台傻瓜胶卷相机。认死理的唐尚珺连续玩了三局,输掉了半个月的生活费,只换回几瓶洗发水。
十多年后,何汉立再次想起这个游戏,直觉像个隐喻——“唐尚珺还在自己的人生里,闷头写着一个个数字。”
“非执意而为之,只因后知后觉”
2022年,第14次复读的唐尚珺考了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但因为是护理专业。他认为不适合自己,再次放弃入学。姐姐哭着问他为什么不去上海交通大学,还说他以后再也考不上那么好的学校了。母亲则反复对他说,人家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唐尚珺并没有因为“大幅落后的人生进度”焦虑过,但他开始害怕,等自己完成心愿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