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央视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何件根从事康复工作已有近20年,相比于合作技术性问题,他更关注整个康复行业的系统性问题。根据医保政策规定,公立康复医院的住院周期多为3-4周,之后患者需转向社区或居家康复。然而,多数社区医院未设独立康复科,相关服务多挂靠中医科,仅能开展针灸、推拿等基础项目,缺乏现代设备与专业场地。
人才短缺问题更为严峻。康复科主任多由内科、外科或中医科医生转岗,科班出身的康复医师稀缺。同时,康复科收入在医院内处于较低水平,科室薪酬吸引力不足;加之执业门槛不足,非康复专业医生也可以直接从事康复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
而患者对基层康复信任度低,形成了恶性循环。何件根观察发现,患者普遍认为社区医院水平有限,更倾向于前往三甲医院,导致基层资源闲置而大医院拥堵,且去基层医院多倾向于开药或中医理疗,而非操作性康复。
针对人才缺口,何件根建议从课程设置、实习安排、专业划分、进修教育等多角度加强培养,“目前医学本科教育中康复医学课程较少,康复医学还属于年轻学科”;其他专业转岗或跨专业从事康复医疗,建议进行专科化转岗培训,建立康复医疗的准入门槛。
“搭建学科梯队需要5-10年,硬件跟上容易,最难的是人才建设与患者信任。”何件根总结道。
(应受访者要求,徐倩、李虹为化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