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看理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会很在意,我觉得已经讲得那么好,拿了那么高的票,但是很多我以为可以在镜头里呈现的内容,最后都没有出现,我就会有些失落。”
综艺的世界和考试的世界不共享一套运行逻辑。为了考试每多做一道题都是有用的,录综艺则不然。导演组和谢谢要过在北大上课的素材,包括第三赛段他发着烧比赛,扛住压力晋级,这些故事最后都没能在节目里呈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录综艺和考试也很像——当你复习过的题目全都没考。
谢谢有自我安慰的方法。有时他会告诉自己成绩和关注度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有时他会想起大学课堂上的传播学知识,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审视他的经历有没有足够的反差,有时他展望未来,继续打磨段子,调整心态。
更多时候,他就是想不明白,努力怎么会没用呢?“我现在处于第一次,在一件大事上,发现努力无效的冲击之下。”
02.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衡中
“努力有用”。
这是包括我和谢谢在内,许许多多衡水中学毕业生都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像是一棵扎根在脑海中的参天大树,要追寻这个想法的起源,得回到幼苗破土而出之前。
第一次听到“衡水中学”这四个字的时候,谢谢还在沧州读小学。他小学班主任的女儿从衡水中学毕业,考上了同济大学。
衡水中学像一个在所有河北小孩间流传的都市传说。在谢谢还不知道什么是同济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记住:上衡中等同于上好大学。
升上初中后,就像衡中会宣传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样,谢谢所在的初中也在宣传每年有多少人考上了衡中。努力-上衡中-上好大学,在谢谢心里构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循环。
他回忆自己小学和初中的经历,都像是“在为我能够适应衡中做铺垫”。
初中分班考试,谢谢考了全班第二。老师和所有同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着重介绍了全班第一。他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好像大家只会关注第一,第二都不行。后来他终于考到了第一名,“开心到躺在地上打滚”。
进入衡中后,成绩和更多东西绑定在一起。每次考试会按照上一次的排名进入不同考场,成绩最好的人去往顶楼的考场,成绩差的人则要去低楼层考试。班里的每个人都要在教室门口分道扬镳,去到属于自己的楼层。
高二某次考试后,谢谢的班主任把全班男生都叫到走廊上批评。因为男生们考试成绩退步,班主任说:“你们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法娶妻、生子、养家。”谢谢察觉到话语中的陈腐,却也发现有同学把班主任的话听了进去。
衡中会给每一届学生举办成人礼。在成人礼上,穿着校服的学生牵起父亲或者母亲的手走红毯、交换信件、佩戴“成人帽”、宣誓。
校领导会在演讲时强调父母的辛劳,而学生能做的,便是努力拼搏,回报父母。在我和谢谢的记忆中,我们参与的两届成人礼,都以父母和孩子的抱头痛哭作为结束。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