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看理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考上心仪的大学、出人头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对高中生而言或遥远或近在咫尺的未来,通通被浓缩成一扇名为“幸福人生”的大门,努力则是唯一能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像个一目了然的公式:努力=成功。这个公式对成年人来说过于简单粗暴,但足以成为学生们的信仰。
为了打开那扇光彩熠熠的大门,眼前难捱的一切都只是需要付出的代价。
那些“代价”有的被谢谢写进了段子里,有的没有。那些“代价”包括:几周乃至几个月不洗澡,用餐时间不足十分钟,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没有隐私,教室前后安装数个摄像头,不能在上课或者自习时喝水、长时间翻找卷子……
在“幸福”大门前,学生们做的一切都出于自愿。
如果成绩不好,谢谢会抢先在心里做出无数预设:父母会失望、老师会批评,同学朋友可能看不起自己,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没有条分缕析的逻辑,而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全方位的负面反馈。
幸运或不幸的是,“努力=成功”这条公式,总是在谢谢的人生中应验。
高考的考场上,数学很难,同考场有人边答题边哭,但谢谢超常发挥上了北大;他从小看《今晚80后脱口秀》,想从事喜剧工作,一进大学,他就加入了脱口秀社团,后来做了社长;带着吐槽衡中的段子,他参加喜番新梗赛,最多的时候一周上九场开放麦打磨细节,一举拿到冠军。
直到参加《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谢谢在第一轮讲了让他在线下夺冠的那套段子。第一个梗讲完,坐在评委席上的大鹏拍灯,其他选手边听边拍大腿,观众前仰后合地笑了整场。
整段表演结束,谢谢长舒了一口气。
耀眼的闪光灯下,观众齐声鼓掌高喊:“冠军!冠军!冠军!”
03.
抗衡者
表演播出的当天下午,谢谢收到高三班主任的许多条语音消息。
谢谢没听,逐一转成文字。对方指责他靠抹黑母校获益,批评他的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想让他把视频下架。
谢谢没回,高三班主任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谢谢父母对他的脱口秀表示尊重,班主任又给几个和谢谢关系不错的同学发微信,同学们默契地回答自己也联系不上谢谢。
其他任课老师陆续发来消息,谢谢都没有回复。类似的施压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谢谢在社交平台上发出长文字,总结自己在衡中学习的心路历程,高中班主任要求他删掉,因为会被“有心人断章取义”。有人私信谢谢,衡中的班会上,有老师做了PPT批判谢谢是“戏子”。
可是谢谢已经毕业了。衡中的老师们还在擅自当他的老师。
他把这些经历写进段子:“节目刚播,高中班主任给我发微信说:删了。他说你这样说你的母校,是非常恶劣的。我没弄明白,怎么就母校了,我母校不是北大吗?”
教师节那天,谢谢给自己的小学和初中班主任寄去了北大的月饼礼盒。他把和老师们的对话截图发到社交平台上,配文是:“祝所有配得上‘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老师们,都能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他感觉自己在慢慢变成抗衡者。如果过去他是一个完全的被压迫者,那么现在,他成了毕业生,对手是一个学校,天平的两边似乎平等了一些,他可以进行一些反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