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后浪研究所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演唱会的消费力有目共睹。为了激发大家举办演唱会的热情,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支持政策,如海南在今年3月推出措施,对在琼持续演出3年以上且满足相关场次、观众人数的旅游演艺项目,给予5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四川省也在今年出台2025年演艺活动奖补政策,表示会根据累计售票人数、售票收入,对举办单位给予15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补。
随之而来的,是一线城市的演唱会越来越卷。
广东彤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了100余场演唱会,投资、参与过如杨丞琳“LIKE A STAR”巡回演唱会、TWINS“TWINS SPIRIT”巡回演唱会等许多演唱会项目。联合创始人Kelly告诉“后浪研究所”,一线城市的演唱会审批流程很复杂,包括舞美呈现,特殊装置,甚至是互动环节的台词,都要向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申报。所以每场演唱会的审批流程至少要1-3个月,而场地,更是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去预定。
而且也不是每一场演唱会都能得到政府的补贴,“一线城市的补贴可能会很多,但你的咖位一定得大,毕竟很多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也不缺项目,人每天都有演唱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咖位做个唱,人就不给你补贴了。”演艺公司斑猪文化的创始人沈泊霖说。
排期饱和、审批严格、竞争激烈的一线市场,让一部分演艺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有待开发的低线市场。
“斑猪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创始人沈泊霖介绍,去年10月公司在莆田主办了巫启贤的个人演唱会,今年7月又在马鞍山主办了一场拼盘演唱会。龙猫也发现,不光是这次拼盘演唱会,老家的演唱会都是大庆当地的一个文化公司承办的,包括去年9月,吴克群在大庆的演唱会,还有今年跨年孙楠、黄绮珊、周晓鸥和南拳妈妈的新年演唱会。
与此同时,低线城市消费者看演唱会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在一定程度来说,低线城市的演唱会需求或许被低估了。从未举办过万人级别演唱会的马鞍山,在沈泊霖公司主办的那场演唱会上,来了近三万人。在沈泊霖看来,“如果这个城市从来没做过(演唱会)的情况下,或许卖的会比较好。而经常开演唱会的城市,大家会觉得我的一年看太多一样的演唱会,可能就没那么大的需求了。”
一位来自大庆的演唱会爱好者也告诉“后浪研究所”,过去想看演唱会,她至少要坐一小时高铁到哈尔滨,又费时又费力。今年5月,刷到海来阿木要来老家开个唱的消息,尽管不是海来阿木的粉丝,她还是买了880元的票,毕竟家门口好不容易有个演唱会,不能错过。“我们也想有文娱活动,我们也想热闹热闹。”
于是,许多低线城市的文旅部门,都向演艺公司抛出了橄榄枝。
萧敬腾演唱会前曲靖文旅组织的野生市集活动
“现在基本上三四线城市的文旅都希望演唱会项目能落到当地。”沈泊霖说,但因为低线城市的经济比较落后,没有那么多经济补贴,只能从其他角度去吸引项目落地,“比如说场馆不要钱,或者文旅出多少人给你做服务,或者是给你提供多少间房间,让你的工作人员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少出了一点钱。”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