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2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记者 张铃
“是的,降薪了。”面对是否降薪的提问,多地多名医生这样回答经济观察报。
郭奇在重庆一家县医院做普外科主治医师,他是从今年8月感受到明显降薪的。这半年,工资每月会晚发两三天,扣完五险一金后,到手基本工资约2000元,绩效工资则从年初的6000元左右,降到现在的4000元左右,降幅为30%左右。
和郭奇情况类似,在西部某省级儿童医院工作的许星工资也比去年降了三分之一。她觉得这可能只是开始,因为最近一个月,她又三次听到书记在院务会上提到降薪话题。
在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担任科主任的杜月,最近正为科室几十位医生的收入发愁。医院每月根据门诊量、使用药品和耗材情况、住院天数、抗菌素使用比例等指标核算出各科室的绩效基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分别按绩效基数的1倍、1.2倍、1.3倍、2倍拿绩效。9月,杜月科室的绩效基数从上月的1万元左右,降至7000余元。
上海一位资深医院管理者李鸣了解的情况显示,医生降薪是个大趋势,有的基层医院医生月收入降到两三千元,还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医院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部分地方出现医生兼职开滴滴、送外卖的情况。
“上海的情况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有些医院医生收入也降了10%—15%。”李鸣说。
多位受访医生认为,降薪是经济大环境、医保控费、医院大修大建这三大因素综合影响后的结果。
“前些年,谁会想到医生会降薪?”李鸣说,“但是,现在很多新盖的医院里,医生比病人都多,哪来的钱发工资?”
奖金腰斩
“因为降薪,医院最近派了个副院长,专门出去学习新的绩效考核方法。”郭奇说。
和多数医生类似,郭奇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工资,取决于员工工龄、职称和岗位,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是绩效奖金,由医院与科室二次分配形成,科室先将收入上交给医院,医院拿出其中的8%—12%分配给科室,科室再根据工作量、职称、级别分配给医生。一般来说,基础工资是小头,约占工资总额的三成,绩效奖金是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
降薪后,郭奇听到有同事发牢骚:“这个工资养不起家了。”
工作十年来,郭奇经历过几种绩效核算方式。最初,医院单纯按职称系数核算绩效,住院医师的系数是1,主治医师的系数是1.5,副高、正高就更多。后来,他经历了按工作量、工龄等多种绩效核算方式。每次绩效改革前,院领导要么出去学习,要么请专门的团队来给医院做绩效考核软件,医生按照规则填写数据,系统自动算出对应的绩效数字。
许星有副主任医师职称,基本工资4000多元,前两年,她能拿一万多元绩效奖金,现在不足万元。科室里资历浅的医生收入会少一些,基本工资到手1000多元,绩效奖金三四千元。
除了工资,缩水的还有福利。许星说,过去,对病案质量高、服务质量好的医生,医院会给较多奖励。今年,奖励明显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因病案质量低或被投诉给医生扣罚。
前些天,院长到许星科室开早会时说,今后几年可能都会挺难,大家不要气馁,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10月,杜月在统计科室9月薪资情况时发现,单月绩效降幅就达到30%,这引起了她的警觉。她专门用Excel列出今年以来的科室绩效数据,和年初相比,科室绩效基数少了整整一半,除了两个月有小幅上涨外,其他7个月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现在,加上基本工资,科室年轻医生的总收入不足万元,而他们每周排班时间有70小时,这还是在没算上查房、周末开会、突然加班等碎片工作的情况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