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2 | 来源: 七点钟爸爸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字体: 小 中 大
同时,使用 ChatGPT 代写作文的小组,他们的作品都极其相似。两位批改作文的英语老师称这些作文“毫无灵魂”。
尽管“灵魂”已经成了一个被极度滥用的词,但我同意这样的评论,“活人感”是非活人难以企及的某种高度,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写作没有“活人感”的前置条件是,他得是个活人。
但作为80后的我,开始对下一代鉴别活人的能力产生怀疑。经典阅读缩水,与真实世界隔离,人际关系冷寂……零零总总,都将使这一代孩子,对“肉身”的概念愈渐淡漠,还谈什么灵魂?
说到底,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资本主义高歌猛进的另一种变体。
从前是机器,机器,机器,发动机轰鸣着重塑物质世界的模样,现在呢,他们开始践行“造人”的策略,30年后,将不再有人介意,那个隔着屏幕与你打得火热的“他者”,到底有没有灵魂?而这幅未来图景的背后,依然是降本增效的逻辑。
套用AI的经典连接词:
这不是温柔乡,这是赛博荒原。
【写在最后】
退网——是最近三年互联网意见领袖的生活主题。
大语言模型正在“窃取”你说过、写过的一切,并且将它们拼凑成一个更招人喜欢的自己,送给某一个正在追逐风格,寻找答案、建造虚拟情感庇护所的某某某。而这个某某某,或许就是我们的孩子——那从出生起,就不再可能想象“没有互联网”的一代人。
两天前,我在家里找到了父亲曾经使用过的汤婆子,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儿子在知道这是什么之后,笑了很久,他说,那太原始了,现在都是数据线直连的暖宝宝,充电半小时,温暖一整夜。
我说今年冬天,你先用用看,再评价。
世界不会崩塌,只是解读它的方式已经天翻地覆。有那么一代人,或许他们的眼目,将不再定睛于真实事物。
祸兮?福兮?
“我曾以远超节制的热情渴望它;但现在我完成了,梦想的美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窒息的恐惧和厌恶。”
这是弗兰肯斯坦博士在玛丽·雪莱1818年的小说《现代普罗米修斯》中对自己创造物的反应。
最后,感谢你花10分钟,读完我两小时敲出的这些字,手指的精巧足以让我在造物主面前匍匐,更遑论灵魂的幽微?
活人写作,且写且珍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