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3 | 来源: 最爱历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湘军与“刺马”案,似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图源:网络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刺马”案跟湘军和曾国藩有关,但慈禧,显然是怀疑他们的,但恢复两江地区的稳定,没有曾国藩,又万万不能。
曾国藩好像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故意缓缓南下,1870年12月,到达南京就任两江总督后,曾国藩还是故意拖延,不审理案件。一直等到两个月后的1871年2月,当钦差大臣郑敦谨抵达南京后,曾国藩才陪着他一起,提审了张文祥。
06
审讯中,还真审出了一些新情况。
此时,张文祥又来了个新说法,说他刺杀马新贻,是想为国除害,因为他听说,马新贻勾结西北的回王,想对大清国不利。
作为一个小小屁民,张文祥竟然知道这么隐秘的事?大家当然不信。
但张文祥也在无意中,说出了一个细节。
张文祥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马新贻。有一次,马新贻去一家法国天主教堂,张文祥就想冲上去杀他,结果突然被人拉了一把,只见一个30来岁的书生从背后一把拉住他,悄悄对他说,距离太远,护卫又多,还不是时候。
后来,这个书生又多次出现,不断与张文祥进行接触,并且对张文祥出手阔绰,说只要能杀掉马新贻,花多少钱都没关系。
而张文祥知道马新贻要去校场,也是来自这个神秘书生的信息提点。
张文祥说,本来平时,老百姓是难以进入校场的,但刺杀马新贻那天,校场外面突然来了超多看热闹的人群,一下子冲掉了栅栏,涌进了校场,说要看士兵们操练。他便跟着这股人群,“混进了”校场。
士兵演练结束后,马新贻步行离开,“看热闹的群众们”又汹涌向前,说要看看总督大人的风采,马新贻不以为然,也没有让士兵拦阻,没想到的是,张文祥就在这个时候,揣着匕首闯到了他面前,最终一举刺杀成功。
▲电影《刺马》。图源:影视剧照
07
张文祥口中的海盗龙启云,以及这个神秘的书生,到底是谁?
无人知晓。官员们似乎有所感悟,也不敢、不想知晓了。
但审了近八个月,案件究竟,应该怎么定性呢?
到了1871年3月,一直陪着钦差大臣郑敦谨审案,却绝少说话、提问的曾国藩,终于对着郑敦谨说了一句:“这案子,还是照着初审的意见办吧!”
曾国藩的意思是,追查太细,对谁都没有好处。
郑敦谨也心知肚明,无奈之下,他只得同意曾国藩高深莫测的“建议”,上奏慈禧说,张文祥刺杀马新贻,确实是受海盗指使,“挟私怨行刺”,并没有其他主使及同谋。
为了慈禧嘱咐的“大局”,郑敦谨选择了沉默。
但他给张文祥的“凌迟处死”罪名,又加了一条,即要“摘心致祭”——就是说,凌迟处死张文祥后,还必须把他心脏挖出来,在马新贻坟前献祭。
或许在郑敦谨看来,他能为马新贻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但曾经受过马新贻知遇之恩、联合审理此案的官员孙衣言、袁保庆,却提出异议,指出应该用重刑审讯张文祥,否则如此结案,众人不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