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4 | 来源: 一点资讯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但野蛮生长的背后,其隐患逐渐暴露,几乎所有吃过兰州拉面的人都会吐槽面里的牛肉。
有网友调侃:“10斤牛肉可以配这家店拉面一年的销量。”收到了广大网友的高赞。
确实,牛肉薄如蝉翼,感觉风扇的风都能把牛肉吹走。
这种用料吝啬的现象,与早年分量十足的口碑形成强烈反差。
更令人诟病的是牛肉面的品质缩水,手工面被工业预制面取代,口感软烂,再无以往的嚼劲;传统牛骨慢炖汤底也变成勾兑的水,彻底失去了自然鲜香。
与此同时,兰州拉面得到了资本的青睐,随着门店的扩张,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原味拉面价格飙升至20多元,加蛋加肉后的套餐价格接近30元,而80%的消费者午餐预算在30元以内,这种涨价不提质的操作,丢失了一大波粉丝。
更让人无语的是,好似只要是回族人,都能用拉面创业。
市面上的兰州拉面有的偏咸,有的无味,哪怕是同品牌的两家分店,口味都不一样。
没有形成稳定的口感,自然留不住消费者的胃。山寨版的拉面越多,消费者的信任越崩盘,而这些问题都归咎在兰州拉面的品牌上。
值得一提的是,连最开始的兰州拉面都是山寨版,去过兰州的朋友都知道,兰州的面叫兰州牛肉面,极其讲究。
一清二白还不算,三红四绿五黄都得跟上,这才是叫中华第一面的真实面目。
随着兰州牛肉面的正名,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等快餐入局,兰州拉面的颓势初见端倪。
在其他快餐不断迭代口味,拓展用餐场景时,兰州拉面毫无创新,始终停留在“一碗面打天下”的思维里。
或许靠着早些年的名气,兰州拉面的进店量还能维持挣钱的体面,但疫情来临之后,客流量锐减,让一些不思进取的拉面馆老板彻底消失在拉面舞台上。
当然后期经济复苏,也有部分门店重启,但消费降级的环境,经营面馆并未好转。
再加上门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涨,最终这些门店也只能无奈退出市场。
但关于兰州拉面的话题讨论上,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仅今日头条上就有1.7亿的阅读量。
言语中充满着惋惜与吐槽:“小时候一碗7块钱的拉面,牛肉给得实在,汤鲜面劲道,现在25块一碗,牛肉薄得透光,汤喝着全是味精味,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
“家楼下的兰州拉面馆换了三波老板,每一家都说是‘正宗’,但味道一个比一个差,有的咸得齁人,有的淡如水,最后干脆关店了,现在想吃碗像样的拉面都难。”
可见兰州拉面依然在大家的记忆深处,难道说,中华第一面这一百年品牌也会就此停滞了吗?
当然不会。
中国第一面—兰州牛肉面近些年一直在不断破圈。
从将牛肉面搬进智能化工厂,再到借助AI技术持续深度赋能,兰州牛肉拉面逐渐形成了IP品牌。
2025年7月,牛肉拉面甚至被展示在直播间里,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大量的消费者涌入直播间,纷纷购买正宗的牛肉拉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兰州牛肉拉面不仅在国内再次打响了名头,还十分出色地地实现了出海。
从2024年开始,兰州牛肉拉面已在全球布局了755家,营业额收入逼近千亿元。
据兰州市市长所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已形成IP,其指数年均值攀升至273.98,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渐打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