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5 | 來源: 她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女孩們的青春與美麗,只是這台巨大商業機器上的齒輪。
隨著時代的推進,這台機器開始銹跡斑斑。
第壹個松動的螺絲釘,是“美麗”的生意更好做了。
在這個社交媒體和短視頻主宰的年代,“顏值變現”有了更快捷、更直接的通道。當“網紅”和“帶貨博主”的收入遠超選美冠軍時,誰還願意去忍受那些嚴苛的規訓和審視?
這種落差,在中國尤為明顯。
2007年,張梓琳在世界小姐(Miss World)中奪冠時,尚能引發全民狂歡;而短短伍年後,當另壹位中國女孩於文霞再次奪冠時,卻已是寂寂無名。
人們猛然發現,“美麗”早已不是什麼需要仰望的稀缺品了。
張梓琳
當“美麗”的生意日益艱難,這頂皇冠的精神內核也開始動搖。
面對“物化女性”的指控和“多元化審美”的時代浪潮,選美比賽的存在本身就顯得格外刺眼和過時。
於是,壹場尷尬的“自救”開始了。
各大國際選美比賽相繼取消了泳裝環節,轉而強調選手的思想和才華;同時逐步放寬了規則,允許已婚、已育的女性參賽,試圖表現比賽的“包容”與“進步”。
但這些流於表面的“進步”補救,並沒有挽回頹勢,反而讓賽事的商業KPI壓力變得更加沉重。
2022年,當泰國JKN集團接手“環球小姐”品牌後,這種對商業回報的焦慮被推向了極致。
觀眾們開始發現,賽制缺乏應有的透明度,對選手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
在壹段意外泄露的視頻中,JKN集團CEO(首席執行官)安妮本人直言,允許多元性的選手參賽,但這僅僅是壹種“公關策略”,“她們可以參賽競爭,但不能贏”。
在這樣的高壓之下,關於權力霸凌的傳聞也從未斷絕。
直到今年,在曼谷的這場直播中,這股積壓已久的矛盾,終於暴露在了聚光燈下。
皇冠
事件發生的第贰天,經歷了風暴的環球小姐們在壹起聚餐。不知是誰起的頭,她們開始了大合唱,唱的是Jessie J的那首《Price Tag》: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money, money,
We don't need your money, money, money,
We just wanna make the world dance,
Forget about the price tag...”-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