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5 | 來源: 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與此同時,近年來市場的潮流審美也在迅速變化,運動休閒化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外觀與生活方式屬性比單純的功能性更具影響力。
但安德瑪在產品設計語言上長期是“性能優先”,許多款式在潮流感、時尚度上的反饋不佳。
在虎撲NBA每場比賽的球鞋評分中,庫裡腳上的安德瑪常常位居倒數。得物上庫裡簽名球鞋系列的銷量幾乎與克萊的安踏簽名系列持平,遠遠不如歐文的耐克簽名系列。
壹款籃球鞋即便性能再強,如果無法在球場外提高穿搭討論度,銷量也很難擴大。這就導致壹個結果,庫裡的球場影響力沒有在非專業運動場景中得到放大,明星球員代言的斷層又讓品牌的專業運動形象僅有庫裡這壹個心智錨點,安德瑪的籃球業務自然無法持續發展。
到了今天,安德瑪2026財年籃球業務的營收目標僅有1億美元左右,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2%。
在整個公司發展的維度,當籃球已經被庫裡推到頂點的時候,安德瑪也沒有繼續深耕籃球文化,而是試圖壹次性“復制耐克”。他們希望以庫裡為起點,讓品牌從訓練裝備擴張到跑步、足球等運動場景中。
然而這個階段的安德瑪已經不像當年那樣目標明確:它壹邊想做NikeLab,於是推出定位更高的Sportswear;壹邊又想構建屬於自己的運動生態,於是豪擲數億美元收購MyFitnessPal、MapMyFitness 等軟件平台;同時還在北美和中國大規模開店,希望用鋪貨速度把版圖撐大。
雪上加霜的是,安德瑪產品設計語言的問題不止體現在籃球線,在跑鞋、訓練裝備等多個品類中,安德瑪都逐漸與市場主流的生活化趨勢脫節,缺乏辨識度,難以與新時代消費者建立情緒鏈接。
尤其是近些年,耐克、阿迪以及其他壹系列新興運動品牌都在加碼“生活方式化”的營銷敘事,讓產品不只是功能載體,更是風格符號。而安德瑪仍停留在“性能為王”的舊框架,使得其產品線缺乏爆款和話題度,進壹步影響到品牌整體在新時代用戶中的滲透率。
盲目擴張與設計落後的問題反映在營收上,便是連續八個季度的營收下滑,甚至2025財年安德瑪還“扭盈為虧”。以至於2024,公司不得不啟動耗資2.55億美元的重組計劃,來收縮非核心品類戰線並削減成本,其中新增的9500萬美元用以這次庫裡事件的善後。
而主導這壹切的是去年再次掌舵公司的Kevin Plank,他曾在2019年卸任CEO,他的回歸,更像是品牌發現自己偏離了原本的成長路線,需要“重回起點”的信號。
而當品牌開始重新拾起過去的自己,如今依賴庫裡壹人、成為邊緣業務的籃球線,自然在這個調整過程中被重新評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