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8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根据公开资料,AGM-181A导弹在2022年成功完成9次飞行测试,2023年通过最终评估。导弹计划2027年开始批量生产,但距离做好初步战斗准备仍需数年时间。该导弹计划服役至少30年。未来美国空军将采购1020枚AGM-181A空射核巡航导弹,总价格为超160亿美元,单枚采购价约为1400万美元。
B-21单价已飙升至6.7亿美元,2021年达到7.5亿美元,如今已逼近10亿美元。分析认为,五角大楼采购100架B-21轰炸机的要求难以实现。美国专家指出,B-21的造价虽不及研发全新技术那样昂贵,但想要生产足够数量的飞机,成本仍是个问题。此外,AGM-181A导弹也面临高昂单价的问题,后续是否能按时批量生产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精心安排的战略示强行为?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在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6日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后数日,AGM-181A导弹便进行了测试。这未必是巧合,该导弹曝光是“深思熟虑之举”。在核对抗日益加剧的时代,仅仅让全世界看到这种武器,就可能释放与正式亮相同样强大的信号。
笔者也赞同AGM-181A导弹曝光并不是一次意外的观点,而是一次美国精心安排的战略示强行为。
在北约举行“坚定正午”核演习后,俄罗斯通过一系列的核展示进行回应。俄首先举行了“三位一体”核力量演习,随后公开“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Poseidon)核动力无人潜航系统等新型武器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的信息。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核武实力最强的国家,面对俄罗斯的连续示强自然不会熟视无睹。特朗普(专题)“恢复核试验”言论、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进行公开的回应,而AGM-181A导弹“意外曝光”也是一系列回应的一部分——即美在新型核武器投掷工具的研制上也取得重要进展。
美国此时意外“曝光”新型空射核巡航导弹的第二个目的是军事技术优势的硬实力展示。作为新一代空射巡航导弹,AGM-181A导弹性能必然有较大程度提高,虽然射程不及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但在隐身性能等方面也有自己优势。这种意外“曝光”的行为对内释放的信息是:美国军工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能够研制出满足空军需求的新式核武器投掷工具;对外释放的信息是:美国在核武器更新换代上不断取得进展,能为盟友提供可靠的“核保护伞”。
第三个目的是展示美国空军推进空基核力量更新换代的决心。AGM-181A导弹服役后将装备于B-21、B-52H等战略轰炸机,成为未来30年美国空基核力量防区外核打击的核心武器。美国五角大楼和空军正在加速推进B-21“突袭者”轰炸机项目,为此今年还增加了45亿美元的额外拨款。B-52H现代化改进计划也在推进,换装新型发动机的B-52H将服役至2050年。近年来,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遭遇“数量不足”、新轰炸机研发超支、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严重滞后等问题,外界对轰炸机部队的质疑也不断增多。AGM-181A导弹的“意外曝光”不仅有展示推进空基核力量决心,也有维护军种利益的考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