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9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外交危機。她被視為“最具親台象征”,曾公開表示蔡英文是“我憧憬的女性”,上任前也曾訪問台灣與賴清德會面。
台灣這次成為“被提起”的對象,突然卷入了中日角力,執政的民進黨對此沒有積極發言,分析指台灣政府力求低調,避免挑起中方的民族情緒、激起北京向台灣作“懲罰式”反制。
在野國民黨內部則對高市的言論態度分歧,有“老壹代”政治人物批評日方言論,新任黨主席就態度溫和,分析認為“友日”已經成為國民黨新壹代領導階層的新戰略底色。
有學者表示,“台灣有事”壹直在日本政府的決策考慮內,只是以往“只做不說”。今次高市以首相身份說出來,觸碰中國的紅線,令中日關系跌至2014年恢復交流後最嚴峻的局面,短期內不利台日關系發展。
台灣成“被提起”的對象?
高市早苗2025年肆月以眾議員之姿訪問台灣,並與台灣總統賴清德碰面。此次中日外交風波,賴清德發言聲援高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後,總統賴清德事隔拾日、在11月17日回應事件。他表示,美國駐日大使肯定高市早苗在國會的發言有助於增進美國與日本關系,也有助於區域和平穩定,呼吁中國不要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制造者”。
他特別呼吁台灣在野黨應該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也要注意區域發展,不宜負面解讀日本的政治工作。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強調,台灣從來就不是問題,台灣是解答。台灣要跟國際社會成員壹起合作,維持區域或台海和平穩定。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政大安倍晉叁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暉向BBC中文表示,目前民進黨定調是他國事務最好不要隨意發言,尤其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如果在今次風波積極發言,反而會挑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演化成更大危機。
“讓壹個(台海)安全問題,回歸到很難去產生共識的歷史問題,它會變成更復雜,民族主義又更容易被挑起,兩岸關系、中日關系會面臨更復雜的狀況。”
他認為對台灣而言,最佳處理方式讓中日雙方高層解決,台灣作為“被提起”的對象,不宜發言。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向BBC中文表示,在中日已經拱上的時刻,台灣應該選擇低調,因為相比起日本,北京更易向台灣作所謂“懲罰式”的反制。但他認為賴清德在處理兩岸問題時,不如蔡英文謹慎,容易激怒北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