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9 | 来源: 凤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超级食物
凭什么成为「中产解药」?
事实上,所谓“超级食物”没有科学依据或规范定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膳食纤维及健康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天然有机食品,都能被称为“超级食物”。
超级食物的营养密度更高,但深究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
几乎所有的超级食物,你都能在家门口超市里找到那个平替:
奇亚籽所提供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吃核桃;巴西莓所提供的花青素,紫甘蓝同样是花青素的优质来源。
如果想要抗炎,生姜+大蒜+洋葱的组合也能实现生姜+姜黄+柠檬的效果。
更何况几乎所有超级食物,做成饮品都是盒马生姜柠檬饮的样子:
昂贵的价格,大量的糖,折合成一种聊胜于无的健康。
超级食物真正的魅力,从来不是食物背后的营养价值,不如说买的是“超级食物”这四个字背后的健康幻觉。
美国果汁品牌Ethan’s创始人曾这样评价shot饮:“消费者想要的,是一种强烈的、让他们几乎立刻感受到效果的产品。”
营销词的变化,是人对自己生活想象的变化。
比起缺少超级食物的营养元素,大家更缺的是逛超市和给自己做饭的时间。
一天24小时,减去工作、通勤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
而在这之外,每个人有娱乐、社交、看书、逛超市、吃饭、和家人沟通、健身、睡觉的权利,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间。
所有人平等拥有24小时,却并非所有人平等支配24小时。
有人在精心计算每一餐的营养科学配比,有人在焦虑计算时间成本,陷入预制菜、加班、内耗的漩涡。
而超级食物是灵药。
一杯写着羽衣甘蓝四个字的饮品下肚,人也吞下了健康的幻觉。
一种将预制菜、暴饮暴食、委屈崩溃全部清理出身体的假象。
生活浓缩成两点一线,超级食物也从营养元素浓缩成无数个似懂非懂的新名字,混合成为“一口闷”的Shot瓶。
姜黄之前有羽衣甘蓝、甜菜根、巴西莓,姜黄之后还会有无数超级食物在排队,新名字只会越来越多,“健康幻觉”只会越来越唾手可得。
只要人仍在忙忙碌碌寻宝藏,超级食物永远有市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