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0 | 来源: 万维读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小银行不是“不够大”,而是“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性”。
整合只是把“坏账A”和“坏账B”装进更大的袋子里。
(资料照片)
四、显性风险+隐性风险叠加:中国金融系统进入高脆弱期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为两类:
显性风险:看得见的数据
息差低
不良上涨
拨备下降
这些都是已经暴露、无法掩盖的结构性恶化。
隐性风险:真正的引爆点
地方隐性债务
中小银行高敞口
房企抵押物价值下沉
最危险的是——
显性风险提供“火药”,隐性风险提供“火星”。
两者一起,就是系统性危机的土壤。
五、系统性危机可能如何爆发?专家给出警告
过去几年,中共的“防风险”本质上是在拖延,用行政手段把爆点压下去。
例如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最终是强制按下去,没有扩散。
但如果多个地方同时爆发银行挤兑、债务违约、平台破产,任何行政手段都将难以压制。
这就是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真正触发条件:
“多点同步爆发+连锁反应”
一旦出现,速度会远远超出当局应对能力。
六、结语:中国银行业正站在关键节点
息差触底、坏账抬头、地方债拖累、房地产深度下行,中小银行风险外溢——
中国银行体系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危险的时刻。
看似稳定的表面之下,是结构性、系统性、累积性的压力不断堆叠。
专家共识非常一致:
风险尚未爆发,但正在积累,而且积累得越来越快。
什么时候爆?
取决于哪一条链先扯断,以及是否出现“同一时间、多点爆发”。
未来中国金融系统的脆弱程度,将远超公众认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