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1 | 来源: 看理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1995年春天,日本(专题)发生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泄露事件,造成14人死亡,6300余人受伤。警方最终调查发现,该案件的始作俑者是臭名昭着的奥姆真理教。
这个教派用各种名目逼迫教徒交钱,经营赌博游戏厅,甚至试图影响选举。然而,奥姆真理教的信徒中有许多高学历年轻人,甚至时至今日,类似的组织依然在日本大量存在。
今天的文章,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潘妮妮,将从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为什么日本事业成功的青年人会加入邪教?邪教如何对教徒进行洗脑?为什么造成极端恶性案件后,邪教仍然在日本屡禁不止?
01.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泄露事件
1995年3月20日,上班高峰期,在东京地铁三条最繁华的通勤干线,同时发生沙林毒气泄露事件。“沙林”学名甲氟磷异丙脂,能通过麻醉呼吸神经中枢,使人窒息死亡。
事件是人为制造的,毒气被人用塑料袋带进车厢,并在车辆到达人流极为拥挤的车站时引爆。这次毒气泄露事件共造成14人死亡,其中1人死于后遗症,此外还有6300余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包括乘客、地铁工作人员、参与救助的警察、消防员和志愿者等等。
这次恐怖袭击,让本就因为经济低迷、政府腐败而感到颓废的日本社会,变得更加恐慌。每个电视台都在反复播放事件发生时的混乱画面,政府发言人的慌乱表现,或者各种专家的分析和批判。
在1995年之前大约30年,日本社会的治安状况良好。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原因,首先,没有境外势力有意在日本制造安全混乱,其次,国家经济状况良好,社会矛盾不突出,没有严重的帮派或贫民窟问题。
但是,日本的媒体或社会教育,并没有向国民分析上述客观原因,反而让国民认为,日本治安良好的原因是日本人热爱和平。日本知识分子把这种心理叫做“安全国家”神话。这最终造成国民安全敏感性很低,相信日本不会发生公共安全问题。
1994年6月,在长野县松本市发生沙林毒气泄露事件,导致7人死亡。1994年7月,在山梨县的某个建筑里也泄露出毒气。但是,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引起充分重视。
当时日本的警察、媒体和社会非常松弛。在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后,民众终于意识到,日本也有可能发生恐怖袭击。因为经济下行,民众间普遍存在失望情绪,在毒气事件发生后,这种情绪再次加重。
警方很快锁定奥姆真理教。如此快速锁定,因为警方早就掌握奥姆真理教制造化学毒气的线索,只是动作拖沓,投鼠忌器,一直没有进行有效处理。
3月18日,警方已经决定对奥姆真理教的设施进行检查,结果消息泄露,奥姆真理教提前把大部分物资转移,并且“先下手为强”,迅速在东京地铁执行恐怖袭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