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1 | 來源: 周苓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點心,獨具特色的和菓子。(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相比前兩位,林淨因的名字在中國可能並不為人所熟知,但他在日本卻享有崇高美譽,被尊稱為“林淨因大人”。
林淨因是北宋著名隱士詩人林逋的第柒代孫,生於元朝末年的動蕩時期。1350年,他在中原地區結識了來華求學的日本僧人龍山德見,兩人成為摯友。當龍山德見學成歸國時,林淨因決定隨他壹同前往日本,尋找新的人生際遇。
林淨因來到日本時,正值室町時代初期。當時的日本飲食文化相對簡單,點心大多是用米粉制作的硬脆餅類,口感單壹,缺乏變化。這與中國豐富多樣的面食文化形成了鮮明對比。林淨因發現,日本人之所以做不出松軟的面食,關鍵在於他們不掌握面粉發酵的技術。
於是,林淨因開始在日本傳授中國的發酵技藝。他將中國的饅頭制作方法與日本本地的食材相結合,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奈良饅頭”。這種饅頭外皮松軟,內餡香甜,壹經推出便風靡日本,很快就從奈良傳播到京都、大阪等地,成為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點心。
林淨因不僅傳授技藝,還開設了日本第壹家專業點心店“鹽瀨總本家”,這家店鋪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仍然在營業,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點心老字號之壹。林淨因的後人世代相傳,將點心制作技藝不斷發揚光大,形成了獨特的“和菓子”文化。
在日本飲食文化史上,林淨因的地位無可替代,日本所有的點心師傅都將他視為行業的開山鼻祖,“點心之神”、“餅祖”。在日本的點心行業,有壹句話流傳至今:“學做點心,先拜林祖”。
例如,奈良市的漢國神社(林神社),這就是供奉林淨因的主要神社,位於奈良市內,建於林淨因去世後不久。神社內專門設有供奉著林淨因的神位,還保存著林淨因當年使用過的制作工具的復制品,以及記載其生平事跡的古老文獻。每年農歷肆月拾九日(林淨因的生日)和忌日,這裡都會舉辦隆重的“餅祭”,日本全國的點心師傅、和果子店老板、以及普通民眾都會前來參拜。
餅祭(菓子祭)是日本點心行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每年在漢國神社舉辦。祭典當天,來自全日本的點心名店都會獻上自己制作的精美點心,供奉在林淨因的神位前。祭典包括傳統的神道儀式、點心制作技藝的展示、以及新人點心師傅的拜師儀式。這壹天,整個奈良市都彌漫著點心的香氣,成為當地的壹大盛事。
在東京的明治神宮附近,也有壹處供奉林淨因的“菓子神社”,主要由東京的和果子行業協會維護。每年春秋兩季,東京的點心師傅都會在此舉辦祭祀活動。
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和文化中心,在吉田神社內也設有林淨因的牌位,許多京都老字號和果子店的傳人,每年都會前來參拜。
在日本各大城市的點心行業會館中,幾乎都設有供奉林淨因的神龕或牌位。新入行的學徒在拜師學藝時,必須先向林淨因的神位行禮,表達對這位祖師的敬意。
在日本點心師傅心中,林淨因是技藝的傳授者、精神的引領者。什麼精神?他代表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斷創新的進取態度、以及將美食帶給人們幸福的使命感。所以,許多日本和果子老店的店訓中,都提到要繼承林祖精神,做出讓人幸福的點心。
日本著名的和果子品牌如“虎屋”、“源吉兆庵”、“鶴屋八幡”“塩瀬総本家”等,都將林淨因視為精神領袖。其中“塩瀬総本家”就是林淨因創立的那家店鋪的直系傳承,至今已傳承至第24代,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店內至今保存著林淨因的畫像和他使用過的器具。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研究領域,林淨因的貢獻被認為不亞於任何壹位歷史名人。沒有林淨因帶來的發酵技術,就不會有今天日本豐富多彩的和果子文化,也不會有享譽世界的日式點心。每年,日本的點心銷售額超過1.5萬億日元,從業人員超過數拾萬人,這個龐大的產業追根溯源,都要歸功於林淨因當年播下的種子!
更有趣的是,林淨因的影響還延伸到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日本茶道講究“茶點相配”,而和果子作為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點心,其發展與茶道的興盛相輔相成。可以說,林淨因不僅改變了日本人的味蕾,還影響了日本的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國人可能不太熟悉他,在日本,他可是如此這般的響當當的大人物。
這叁位被供奉在日本神社中的中國人,雖然生活的年代不同,貢獻的領域各異,但他們都有壹個共同點,用自己的才能和善意,為另壹個國家的人民帶去了福祉。
徐福帶去了技術,推動了文明的傳播,蔣介石展現了寬容,播下了和解的種子,林淨因獻出了手藝,豐富了日本飲食界文化。他們在日本獲得的尊崇,是因為他們在歷史上真正為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善。
日本民眾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在這種跨越國界的尊敬面前,既往的歷史恩怨都退居其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