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1 | 来源: 潜望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面对国产产品的低价冲击,默沙东九价疫苗的国内独家代理商智飞生物自2025年6月起,在重庆、西安、广州等多地推出“打一送一”或“打二送一”等优惠活动,折算后单针价格降至900元左右,实现变相降价。
此外,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疫苗也卷入价格战。2025年3月起,内蒙古、山东等地的带状疱疹疫苗价格腰斩,多地推行“打一赠一”。在13价肺炎疫苗领域,辉瑞在国产产品的竞争压力下,已逐步退出公费市场,转向代理商运营模式。
疫苗行业供需关系变天了
价格战的背后,是疫苗行业供需关系的改变。
供给端,同质化与产能过剩是导致内卷的直接原因。过去几年,受资本追捧,大量企业涌入热门疫苗赛道,研发管线拥挤。以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为例,辉瑞曾独占市场多年。但随后沃森生物等相继获批。目前,国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13价肺炎疫苗超过10款。
类似情况遍及多数主流品种。流感疫苗领域除已上市企业外,仍有多个在研产品;狂犬疫苗生产商也已超过10家。这种扎堆研发现象导致产品一经上市即陷入红海竞争,企业因缺乏差异化优势,只能依靠价格战争取份额。
需求端也在承压。
智飞生物在2025年半年报中连续8次提及“疫苗犹豫”,以此解释市场困境。近年来,部分公众对疫苗信任度下降,接种意愿减弱。中疾控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中国全人群流感疫苗平均接种率不足4%,低于欧美国家通常50%的水平。
更长期的影响来自人口变化。随着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儿童一类疫苗市场容量萎缩,迫使原本专注于儿童疫苗的企业转向成人二类疫苗市场,如流感、HPV、带状疱疹,这一转移导致成人疫苗赛道变得拥挤,加剧了竞争烈度。
此外,虽然二类疫苗主要为自费,但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其纳入惠民工程,如免费为老人、在校女生接种。这类采购沿用了药品集采“以价换量”的逻辑,往往遵循“价低者得”的规则。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或维持生产线运转,被迫接受极低价格,进而带动了自费市场的价格下移。
药企业绩跳水,但价格战停不了
价格战的后果已充分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据《经济观察报》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同比下降60%,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三季度,疫苗板块业绩继续下滑。行业龙头智飞生物财报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76.2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6.53%;净利润亏损12.06亿元,同比下降156.86%。仅第三季度单季,亏损额即达6.01亿元。
作为曾经的“疫苗茅”,智飞生物的巨额亏损有标志性意义。其代理的默沙东九价HPV疫苗面临国产低价产品的冲击,推广难度加大,销售费用上涨,同时还面临存货减值的压力。
同样主营HPV疫苗的万泰生物同样深陷亏损。 2025年前三季度,万泰生物营收14.98亿元,同比下降23.09%;净利润亏损1.73亿元,同比下降165.04%。其二价HPV疫苗收入在沃森生物的价格攻势下大幅缩水,而新上市的九价疫苗虽已发货,但尚处于市场导入期,且上市伊始即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未能扭转前三季度的亏损局面。而主营肺炎疫苗和二价HPV疫苗的沃森生物前三季度营收也是下降19.73%,净利润下降36.24%。
主营流感疫苗的华兰疫苗虽然流感疫苗销量增长,但受价格大幅下调影响,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腰斩,下降53.94%。主营狂犬病疫苗的成大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亦下降50.01%。狂犬疫苗和流感疫苗属于传统自费二类苗,成大生物和华兰疫苗的财报显示出传统大单品在2025年面临较大的存量竞争压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