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2 | 来源: 南方娱乐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1954年,陈佩斯出生在北京,家里是演艺圈的,父亲陈强是老演员,早年演过不少反派角色。他从小就接触表演,喜欢看父亲排戏,跟着学点基本功。
1969年,全家去了内蒙古,那几年他干农活,帮着放牛种地,生活挺苦,但也练就了吃苦精神。几年后回北京,他想进文艺团体,投了好几次简历,都没成。
直到1975年,他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学了四年表演,毕业后先在一些小剧组混,演配角攒经验。
1979年,他拍了电影《瞧这一家子》,演了个小角色,靠着那股子幽默劲儿,开始有点名气。1983年,他碰上朱时茂,两人聊起喜剧,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小品。
1984年春节,他们带着《吃面条》上了央视春晚,那节目几乎没台词,全靠动作和表情,观众看乐了,从那以后,他们成了春晚的固定组合。
从1984到1998年,他们出了不少经典,像《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这些小品不光搞笑,还贴近生活,观众每年都盼着看。
陈佩斯负责大部分创意,朱时茂补台词,两人排练时一遍遍抠细节,灯光、道具、节奏,全得对上。春晚那时候影响力大,他们的名气也水涨船高,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搭档。
但好景不长,199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央视下面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没经过他们同意,就把他们的春晚小品录像做成VCD,在市场上卖。
那些光盘封面印着他们的照片,卖得还挺火,公司赚了不少钱,但一分没给他们。两人气不过,收集了证据,找律师商量后,直接把公司告上法庭。
案子在北京海淀法院审,过程挺长,从1999年立案到2000年判下来。法庭上,他们出示剧本手稿、合同,证明小品是他们原创。
对方说,这是集体作品,归央视,但法院查证后判他们胜诉要赔33万,还得在《中国电视报》上道歉。从那以后,陈佩斯和朱时茂就没再上央视节目。
外界都觉得这是央视在报复,封杀了他们。陈佩斯曝光率直线掉,工作机会少了很多,生活一下子紧巴起来。
不过,陈佩斯后来在访谈里说,离开央视不是因为这个官司。他在2021年的节目《我的青铜时代》里讲了实情,还在其他场合提过。
身体问题是其中一个,那几年排练强度大,他的喉咙长了血泡,肿得快堵住嗓子眼,说话都费劲。他没时间手术,就去医院简单处理,医生用刀直接戳破,血吐了一小盆。
1998年除了春晚,他还拍了两部电影,《太后吉祥》和《好汉三条半》,片场来回跑,累得不行。
另一个原因是春晚的环境变了。早年大家一起排,氛围好,吃饭聊天随便,没啥防备心。后来不一样了,演员间开始警惕,吃饭不跟不熟的人坐一块,怕节目点子被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