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3 | 来源: 德国之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今年全球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增加。科学家警告说,到2030年代初,全球升温很可能超过1.5摄氏度的警戒值,这可能会引发不可逆转的气候破坏。
根据《巴黎协定》,各国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确保按计划推进,各国必须每五年提交新的减排目标。
中国最新公布的目标,承诺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7-10%,远远不足以阻止灾难性的全球变暖。不过, 中国历来在气候目标方面承诺较少,但实际完成的却往往超出预期。
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中国将在十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专家认为,中国已经或者即将实现这一目标,比计划提前了五年。
杨木易指出,这一发展加上中国首次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目标,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他告诉德国之声:“这表明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的转型正在加速和深化,而不是放缓,这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确实是好消息。”
引领国际气候外交?
尽管取得了显着进步,但在国际气候外交领域,北京还没有承担起领头人的角色。艾利特表示,虽然北京在海外部署可再生能源和投资清洁技术“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先行的势头”,但还不愿正式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乐于接受这个理念。”
官方层面,中国一直鼓励美国参与气候保护行动。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COP30气候峰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李高表示,希望美国能够重返气候大会:“每个国家都必须正视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希望有一天,也相信未来有一天美国将回归。”-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