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3 | 来源: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国家长在法国的教育选择呈现出两种心态的交织:
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摆脱国内教育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面对法国公共教育系统的困境与风险,他们见不得孩子被欺负,被贬低能力,善于另寻他途,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选择——非合同制全私立的国际学校。
04
非合同制-全私立学校的逆势扩张
法国教育体制可大致分为三类:
公立学校(免费,国家资助);
签订合同的私立学校(以天主教为主,接受国家资助,需遵循课程大纲);
非合同制全私立学校(完全自主,资金来源于学费与捐赠)。
近年来,与公立教育的“收缩”不同,法国非合同制私校(écoles hors contrat)逆势扩张。2024年,全国新增99所,300个班级,学生数突破13万,占比约4%,在中学阶段达到7%。
这些学校由于不受法国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框架约束,因此在教学方法与班级规模上更具灵活性。
这些学校类型多样,包括了四分之一传统的宗教学校(以天主教为主,少数为伊斯兰学校),也涵盖了蒙台梭利、弗雷奈、施特纳、萨德伯里、“森林学校”等多样化实验教育。
例如:Jaricot 女子中学(Ain):强调传统家政与教义教育,学费仅每月350欧元。
Cerene 学校:在巴黎、里昂、马赛等地设校,专门招收有学习障碍与注意力障碍的学生,费用约每月1000欧元,强调个性化辅导。
L’Arborescence(Seine-Maritime):仅收12名学生,主打自然观察与户外教学,每年学费1000欧元。
对中国家庭而言,蒙台梭利类学校最受中国家长欢迎。学费3,000-15,000 欧元不等,主打小班制、个性化与安全感,吸引了大量国际家庭。
法国非合同制私校,正在成为中国家长的“中间道路”:既能绕开公立体系的弊病,又能获得更个性化的教育。但这条路成本高昂,且因不受法国教育部承认,学生往往只能走国际教育路线,未来的升学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法国最近的教师罢工和种种乱象,不过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公校私校,各走各路:公立讲公平、普惠,价格亲民却僵化重重;私立灵活优质,但门槛立在巨额学费之上。
说到底,无非是一道选择题:你要低成本但伴随风险的平淡之路,还是愿意花钱买另一种教育的可能?
对丽丽和许多像她一样的家长来说,来法国旅游得到的最初浪漫与松弛画面,在落地后已逐一被现实冲淡。
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再是一道关于“不卷”的简单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于“代价”的复杂计算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