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4 | 來源: 旺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憂郁症 | 字體: 小 中 大
前「國光女神」梁雲菲近期透露,經歷了壹段「感覺靈魂被抽空,感受不到情緒」的低谷時期,最終被診斷為「非典型憂郁症」。專家指出,非典型憂郁症是重度憂郁症的壹種亞型,最大的特點在於它與典型的憂郁症症狀,如失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呈現相反的特征。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非典型憂郁症的關鍵特征是,遇到實際或潛在的正面事件時,憂郁情緒可以暫時好轉或「變亮」,不像典型憂郁症那樣持續低落。與典型憂郁症的失眠相反,患者睡眠時間會明顯增加,常超過10小時,但白天仍感到極度疲倦、想睡。
此外,這類患者會有食慾顯著增加的症狀,尤其渴望碳水化合物或甜食,導致體重上升。對他人的批評、拒絕或被排斥極度敏感,反應強烈,嚴重影響社交。如梁雲菲所描述,常出現整個人在空轉、躺在床上的狀態,即使偶爾社交,也很快感覺能量耗盡。
楊聰財表示,非典型憂郁症是可治療的疾病,及早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是邁向康復的第壹步。在康復的旅程中,患者需要學習用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接納這是壹種疾病的表現,而非道德缺陷,不妨記錄情緒,察覺哪些微小的正面事件能讓情緒「暫時好轉」,重新捕捉生命的微光。
適度的、溫和的運動,如散步、伸展有助於改善情緒,重新建立身心連結。楊聰財表示,這不是要求振作,而是溫柔地引導身體恢復自然的規律與節奏。另外,可建立規律作息,盡量維持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時間,減少過度臥床,這是對抗嗜睡的重要生理防線。
楊聰財提醒,家屬和親友必須保持同理心,深刻理解睡眠過多、食慾增加是疾病的症狀,而不是懶惰或貪吃,也要避免說出「想開壹點」、「振作起來」等輕視或指責的話語。不妨鼓勵患者簡化生活,將目標分解成小部分,從微小的成功中獲得正向經驗,另可鼓勵他們與信任的親友傾訴,參與支持性團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