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26 | 来源: 傅龙山/看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薄熙来 | 字体: 小 中 大
薄熙来案爆发的那些年,国际媒体几乎一面倒地把镜头对准“红色太子党的豪宅、外遇、英国商人被毒杀”、“留学子弟开跑车、喝香槟”,但同一时间,已有多份重量级国际调查报告在指控活摘器官、酷刑、公安黑箱——这些会动摇政权正当性的议题,却始终待在新闻边缘。
为什么国际舆论焦点被刻意导向“中共版政治八卦、豪宅、情妇”,而不是让世界去深挖“活摘器官、酷刑、公安黑箱”?
红二代政治明星 薄熙肆无忌惮
薄熙来他在辽宁时期靠“几场大型公开场合宣传”成功塑造改革派形象,进入商务部后仍保持这种作风。但在吴仪眼中,这些全不是重点。甚至是麻烦。
最经典的“八卦”,发生在人民大会堂某次大型外宾接待前的休息室。故事版本不只一个,但核心情节一致:
薄熙来正用英语跟外宾聊天,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中央外交新面孔”的戏剧效果。摄影记者特别爱他,因为他会微笑、会举手、会摆头,天然镜头感。
吴仪进门后,薄熙来没有立即起身,也没有结束谈话让出主位,而是保持同样的表演节奏。吴仪扫了他一眼,表情冷得像十二月的海河。旁边官员都看出来:这两人完全不是一个调。据说,会后在转场时,吴仪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了一句,语气不重,但刀锋很冷:
“领导位置不是靠表演。”
这句话后来在北京官场流传极广,被视为吴仪对薄熙来的“政治性评语”。2007 年薄熙来没有晋升副总理,而是被派去重庆。许多港媒与北京政治线认为深受胡温重用的吴仪对薄熙来的低评价是主因之一。
2007 年薄熙来进驻重庆,官方宣传形容为“带着光环而来”。但真正观察重庆政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双层剧本”:表面是唱红、打黑、建设民生;底层则是公安黑箱、监控城市、秘密审讯、黑金运作、以及国际人权组织指控的“活摘器官疑云”。到底外界看不穿、内部看不透的“重庆模式”发生了什么事?
重庆的公安权力,在薄熙来时代被交由王立军掌控。王立军不是一般公安局长,而是公安、特勤、技侦、生物科技研究多职一身的“特权执行者”。他主导的行动包括:神秘的“身分识别系统”、高密度城市监控、审讯中心的封闭化,“三不公开”案件(不公开来源、不公开程序、不公开裁量)与外省公安合作的技术实验,王立军在演讲中甚至曾自豪地宣称:“重庆的反犯罪科技,已走在全国前列。”
王立军本人主持建立的多个审讯中心,被指采“不公开程序”。外界最关注的包括:审讯是否外包给非公安人员、是否使用“特殊审讯技术”、审讯后供词是否具法律有效性。国际组织纪录多次收到匿名投诉,指涉重庆公安在审讯中使用酷刑,包括:长时间绑架式审问、水牢、精神压迫、禁闭、不让睡觉,在王立军出奔事件后,被大量对照于其过去的公安管理风格,被视为“不无可能”。
最黑的阴影 活摘器官指控——重庆作为早年器官移植量异常攀升的地区之一
以下为国际人权组织、医学伦理研究者与 NGO 所揭露与指控内容:
一、重庆警方与“器官移植”的异常资料:早在薄熙来掌重庆前,“重庆大坪医院”等医疗机构在 2000~2010 年间器官移植量大幅增加。但供体来源不明。人权组织指出:器官供应速度过快、等待时间极短、一些供体的“死亡时间”高度可疑、部分医院设备由公安系统参与管理。
二、王立军在“生物研究中心”的涉入。王立军曾在辽宁任公安局长时参与“现代生物科技与器官研究项目”。外界最震惊的是:他曾在某次论坛上表示,该中心研究成果“协助了数千次器官移植”。此言一出引起国际医学伦理界大规模关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