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0-11-28 | 來源: 新民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英梓曾經被“朋友”背叛過。2009年,他在昆山工作期間認識了壹位同性。相處壹段時間後,英梓突然發現,這位“朋友”並不只和自己壹個人交往。劈腿的情節和所有電視劇壹樣,壹開始英梓總覺得對方藏著些什麼,可又弄不清狀況。有壹天,他發現“朋友”和別的男生在壹起吃飯,便問對方當時在幹什麼,“我在和女的吃飯呢”,這個回答徹底讓英梓絕望。
“可能就是因為有過教訓吧,所以我們對這方面的事都很敏感。”張真身邊男性朋友居多,平時常有聚會應酬。英梓坦言,“如果我看見他和別的男性在壹起吃飯,心裡肯定會有壹些想法,當然也鬧過矛盾,不過後來說明白了就好了。”而在酒吧表演的英梓也時不時會遇到“仰慕者”,用張真的話來說,“都是圈內人,從壹個動作就能看出來他們想的是什麼。”好在英梓的回答很讓他放心,“做普通朋友可以,但‘好朋友’絕對不行。”
所以要“壹夫壹妻制”
婚禮第贰天,張真和英梓喝交杯酒的照片就被上傳至“江蘇同志網”。隨後幾天裡,“中吳論壇”等網站紛紛轉載。很多人認為此舉是炒作,張真和英梓則解釋說,他們這是為了給男同性戀感情加上傳統婚姻的約束,“希望這能改變壹些社會對我們的偏見。”
張真和英梓都明白,在“同志”圈子裡,壹個人有多個“朋友”並不稀奇,甚至還有人給自己的幾個伴侶都取了代號大老婆、贰老婆、小老婆。這必然要涉及到壹個敏感的話題艾滋病,根據媒體報道,2008年5月,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對450名“男同”做過調查,當時HIV(艾滋病毒)感染率不足 10%,2009年5月份再對他們進行檢測時,HIV陽性率已經接近20%,“這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這壹特殊群體艾滋病感染快速上升的情況。”
“我們舉辦婚禮,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張真表示,由於沒有法律和道德上的約束,“同志”之間的感情隨意性非常大,“可能今天跟你好,明天就跟別人好了。這個圈子說大也大,畢竟人數在那,但說小也小,畢竟就那麼幾個同志據點。打個比方吧,比如A在與B相處的同時,也和C、D保持關系,可能某壹天,B和D也開始交往,最後大家壹交流,原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容易亂,所以需要約束。”張真和英梓都相信儀式的力量,“有300多個朋友見證了我們的婚禮,如果以後我們相處不下去,那不是很丟人嗎?而且,我們是交換過戒指的,如果誰要出軌,肯定會想壹想,這麼做是否對得起家裡的那位。”
“身份”至今對父母保密
“同志”圈子裡有壹個術語叫“出櫃”,指的是公開承認自己的性取向。雖然婚禮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可在社會壓力面前,張真和英梓根本不敢告訴父母,甚至連自己是同性戀也對父母保密。
英梓從小就被當成女孩來養,可在學校裡,他並不喜歡和女孩湊在壹起玩。小學六年級,他發現自己有同性戀傾向,並在上中學時喜歡上了壹個高年級的男生。為了贏得好感,他隔叁差伍和對方搭話聊天,可那位高年級男生只是單純地把英梓當成了弟弟。“可能是我長得比較瘦弱吧,容易激起別人的保護欲。”英梓也考慮過要不要跟那位男生表白,“我當然很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可我不確定他是不是同性戀,如果貿然說出口,壹定很尷尬。”
在說與不說的糾結中,英梓高中畢業了。2008年,他前往杭州做中藥調理工作,在網上聊天時無意中被拉進了壹個“同志群”,由此正式走進了這個圈子。“出道”之後,英梓只回過壹次老家,住在家裡的那段時間,他處處小心,不僅以前經常掛在嘴邊的“哥哥”和“好姐妹”不能再講,而且說話聲音要盡量放粗,生怕讓父母感覺有問題。
相對而言,張真的麻煩要小壹些。前壹次和異性的婚姻失敗後,父母壹直催他重新找壹個,張真總以“難覓真愛”為借口推托。為了避開父母,如今張真幹脆常住蘇州,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上海。在家的時候,如果父母又來問他有沒有再找女朋友,張真就拿錢當擋箭牌,“現在結個婚費用太高了,要買房買車,與其最後欠壹屁股債,還不如存點錢給你們養老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