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1-27 | 來源: 南方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事實上,極端天氣在過去壹年席卷全球。印度遭遇嚴重高溫幹旱,最高氣溫逼近50℃;近40年來最嚴重高溫幹旱引發俄羅斯森林大火;近81年來最嚴重暴雨洪澇致巴基斯坦近1800人死亡……
本月2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表公報指出,“20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壹年!”
世界氣象組織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961年到1990年間的平均氣溫高出了0.53℃,專家將2010年、2005年和 1998年共同列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前者比後兩者分別高出0.01℃和0.02℃),同時2001年到2010年也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 年。
大量的極端天氣成為2010年的顯著特點。20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潮濕、最熱的壹年,共有18個國家出現史上最高溫。世界氣象組織還表示,2010年非洲大部分地區、亞洲南部和西部以及北極地區的氣溫都高於往年,很多地方都刷新了最高溫度記錄,而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壹些地區則經歷了異常寒冷的壹年。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阿斯拉爾說,計算機仿真研究顯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今後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將更頻繁,且強度更大,影響地區更廣,例如以往100年才出現壹次的熱浪,可能變為20年出現壹次。到了本世紀末,2003年歐洲夏季極端炎熱,可能不再顯得很特別。
“近幾年來,全球極端天氣呈現出來的特點是,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突破(有記錄以來)的極值也越來越大。”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匡耀求指出。
據他分析,這種極值的不斷突破是雙向的,即最高氣溫可能會越來越高,最低氣溫可能會越來越低。“人們會感覺夏天的時候特別熱,冬天的時候特別冷,而不只是向壹個方向變化。”
全球變暖作祟?
有專家稱禍首是“拉尼娜”
全球氣候變暖與極端天氣事件增加之間肯定存在某種聯系,但現在還沒有充分的證據。
但對於極端天氣頻發的原因,全球科學界幾乎莫衷壹是。
出於嚴謹,鮮有科學家會對目前極端天氣頻發的具體深層次原因妄下定論。因為氣候研究是壹門統計科學,只有5到10年內不斷重復,才能有定論。面對頻發的氣候災難,氣象界顯然倍感壓力。但對於其成因以及預測,氣象界還是壹籌莫展。相比圈外學者,氣象專家更為忌諱回答極端天氣頻發成因等問題。
“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是事實,但它的成因是壹個世界性難題,目前還沒有定論。氣象界是沒法給出確切答案的!”面對南方日報記者的追問,廣東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林良勳坦陳。
在分析2010年我國天氣氣候異常的原因時,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就曾表示,氣候是受大氣、海洋、冰雪、陸地和岩石等圈層影響的復雜系統。2010年我國天氣氣候異常與氣候系統各圈層的異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
對於最近南半球澳大利亞、巴西等多國爆發的洪水、泥石流災害,很多專家認為,罪魁禍首是拉尼娜現象。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意為“小女孩”(聖女嬰),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匡耀求介紹“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經常交替發生。從氣象統計來看,它們往往跟幹旱、洪災聯系在壹起。去年中國發生的西南大旱,就很可能是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厄爾尼諾”消失後“拉尼娜”在去年7月開始逐漸形成。
不過在氣象專家看來,它們能夠影響氣候變化,但其影響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地區,並不能完全作為解釋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原因。
從目前來看,認為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是由全球變暖所導致的學者占多數。但對於其中機理,目前整個科學界尚無令人信服的成果和結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