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3-08 | 來源: 人民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聯合國難民署中東北非地區辦公室新聞官達納·蘇萊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政府在短時間裡撤離了3萬多中國公民,並幫助其他國家公民撤離,這是國際社會合作應對利比亞難民危機的壹部分,聯合國難民署歡迎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所有國家和國際組織為解決利比亞難民危機所作的努力。☆
得道多助贏得支持 友好伙伴深入人心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執行海外撤離任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空軍首次派運輸機赴海外參與撤離中國公民行動,是和平時期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的壹個重要范例。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評論說,中國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在撤離行動中表現出的高效率,給世人留下不惜壹切代價保護本國公民的深刻印象。中國政府再度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經濟實力、應變能力和動員能力。
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阿裡·阿勒—扎伊特說:“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說,‘得道多助’。中國在此次從利比亞撤離公民的行動中,就深刻地體現了這壹思想。在整個行動過程中,除了中方自身的周密安排令人稱道外,埃及、突尼斯、希臘、馬耳他和土耳其等周邊國家也紛紛向中國提供了熱情的幫助,在安排郵輪和包機、提供餐飲和住宿以及簡化出入境手續等方面提供了盡可能的便利。這既是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下的互幫互助,同時也與中國多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和口碑有著直接的關系。中國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處處展現出聰明、勤勞、善良、友好和樂觀等優秀品質,這壹點從我們學校的中國教師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同時,中國政府在國際外交場合壹貫秉承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等原則,也使其‘友好伙伴’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無論是對於國家形象還是具體個人,人們都把中國看作是壹個可以充分信任、並且拾分願意與之合作的朋友和伙伴。”
南非自由州省省長馬哈舒勒表示,中國政府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如此多人的撤離行動,這只有強大的國家才能做到,“我覺得中國政府的做法很了不起”。
安哥拉通訊社報道說,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海、陸、空行動,以便從利比亞撤出其所有人員,中國的綜合國力為這次大規模行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這次行動也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
希臘對中國這次撤離行動予以高度評價。參與整個行動的希臘工作人員表示,中國政府如此快速、高效、穩妥地安排中方人員的住宿、撤離,是壹件了不起的事情,這顯示了強大的國家實力,我們也願意竭力配合這種國際人道主義事業。希臘媒體普遍對中方高效、有秩的安排表示稱贊,對中希雙方緊密協調、合作表示贊賞。希臘《新克裡特日報》稱“克裡特展開雙臂”。
西班牙《國家報》刊文表示,中國政府利用利比亞危機向其國民和全世界證明,中國是壹個名副其實的強國。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網站刊文稱,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壹次救援中國公民行動,動用了壹艘在亞丁灣參與反海盜行動的護衛艦,還派出了4架軍用運輸機……這些標志著中國作為壹個大國的新起航。
美利堅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趙全勝表示,此次撤離行動中,中國政府動用了各種交通工具,形成海陸空立體規模,特別是中國空軍、海軍的首次參與,引起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在保護本國公民及僑民的利益上,中國正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理直氣壯。這是中國作為壹個大國責無旁貸的責任。
法國《歐洲時報》說,中國這次撤離行動不僅表現出壹個強大國家對其海外公民保護能力的提升,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增強以及應急機制的日益完善,也體現出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利比亞撤離行動標志著壹個意義深遠的變遷,中國有能力保護其遠離祖國的公民,表明中國有能力采取全球行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