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4-24 | 來源: 羊城晚報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有專家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效應”,除了可從國防層面理解為代表海上軍事力量的威懾力,更是航母建造所牽動的軍工業等領域的技術革新。
在中國,航母戰斗群尚未露出廬山面目,但航母經濟效應卻已炒作多年,最為明顯的體現,便是2009年底“中國首艘航母即將下水”的“消息”給股市帶來的反彈動力。當時引發了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為首的軍工股集體拉升,造船業、航天軍工業、鋼鐵業等相關產業板塊短時間內贏取了市場資金青睞,成為年底股市的主攻目標。
多年從事國防經濟研究的陳波告訴記者,觀察具備成熟航母發展經驗的美國,航母壹直深刻地影響著美國的經濟、技術乃至政治發展,航母的建造是壹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航空、船舶、電子、材料、兵器等諸多行業和領域,通過航母和航母戰斗群的建設,對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技術升級,有著廣闊的空間,而更為重要的是,航母建造會推動相關產業組織結構等方面的轉型,實現真正的軍工產業“現代化”。
但是,陳波同時也表示,建造航母作為壹個系統工程,長遠來說會對國家科技產業振興和升級產生積極影響,但目前仍需審慎看待對“航母經濟效應”的過度解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