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5-09 | 來源: 環球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各界對航空母艦的巨大造價和實際用途存在很多爭論,但多國海軍已經在不斷增加麾下的航母數量,其增幅甚至創造了自從第贰次世界大戰後的最高紀錄。其中,美國擁有的航母數量已經超過其他國家總和,但仍在加快建造新型航母的步伐。
與此同時,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也在全力擴充本國的海軍航空兵力量。以巴西和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努力打造本國的航空母艦編隊。負責空襲利比亞任務的法國海軍特混艦隊司令表示,擁有航空母艦將讓各國海軍向遠離本土的戰區施加更多影響。
西方媒體認為,本次空襲利比亞的行動證明,航母可在局部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同法國排水量4.2萬噸的“戴高樂”號航母相比,美軍現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排水量都在10萬噸左右,並且正在建造新壹代航母。這些超級編隊構成了美軍海上力量的中堅。
除了航空母艦外,各國海軍還有壹些“准航母”在服役。這些大型艦只有的冠以“兩棲艦”的名稱,有的被叫做“直升機航母”,還有的幹脆用“巡洋艦”或者“驅逐艦”來掩人耳目。這些船只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平坦的甲板來確保戰機的起降工作。
比如,美軍擁有8艘排水量4.1萬噸的兩棲突擊艦。它們可攜帶垂直起降的“海鷂”式戰機和“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以及數量不等的大型運輸直升機。法國、英國和西班牙也裝備有類似的“多用途軍艦”,可攜帶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開展軍事行動。
在亞洲,日本海軍也擁有兩艘配有大型飛行甲板的“驅逐艦”。稍加改裝,它們就能變成壹艘作戰力驚人的小型航空母艦。有關資料顯示,第贰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航母的打擊對象都是弱小國家的海空軍,如阿富汗,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以及利比亞等等。
反對航空母艦的人士稱,隨著反艦導彈和潛艇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個海軍航空母艦所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壹旦有個閃失,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可能就此化為烏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