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3-14 | 來源: 北京晚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美國航空周刊今年3月2日報道,美國正在開發新型“軟推動”技術。它先是借助無人探測器盤旋於近地小行星上空對其表面進行噴塗,以改變其反照率,然後影響它吸收太陽光和熱量,通過熱能的變化來改變其軌道。
這些方案設想各有利弊,究竟哪種最好,目前還沒有定論。
例如,用導彈或核裝置可以把小行星炸成壹分為贰的兩部分,這樣質量就發生了變化,軌道也就跟著改變了。但壹些科學家認為將大塊行星體岩石分裂成小塊的方法不妥,會使小行星爆破後無法確定隨後出現的結果,核爆炸產生的小塊岩石仍有可能威脅地球安全。但如果發現目標太晚,或來襲小行星尺寸大於1千米,這種方法可能就是迫不得已的最後策略。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通過發射物體撞擊小行星以使其偏離軌道絕對是有可能做到的。發射人造天體到太空後,把它調整到和小行星平行,並使兩者的相對速度為零,然後用機械力推小行星壹下,它就會改變軌道。但這樣做將需要對小行星的表面進行詳細了解。
美國航空航天局提出的其他非核爆炸類選擇還包括,使用激光或者巨大的鏡子對小行星能量進行聚焦,汽化掉行星部分體積以使其偏離軌道;或者使用飛船將小行星拖向其他方向。
美籍華裔航天員盧傑等提出的“重力拖車”方案是以柔克剛,其中小行星拖曳飛船只需要盤旋在小行星表面,利用重力作用充當飛船無形的拖鏈,逐漸改變小行星的飛行速度,日積月累,則可以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延伸閱讀
俘獲小行星可能帶來珍貴資源
雖然小行星可能給地球帶來巨大威脅,但事情也有另外壹面。也有人歡迎小行星光臨地球,因為壹個僅1.6公裡寬且含有上等鎳與鐵的小行星,就能給我們帶來高達 4萬億美元的資產。除了大量的鎳與鐵之外,有些游離的小行星還可能含有豐富的金和鉑,以及壹些稀有元素如銥等,其價值無法估計。所以,目前有些科學家們正在想方設法地積極准備迎接並俘獲這些地球的不速之客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