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3-25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六肆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戴晴說:“自從九拾年代以來,從江澤民當政的時候,當局對動亂和暴亂的提法,就在不斷地降格,降格,降格,最後變成了壹個風波。我覺得,中國在李鵬之後,以及江澤民執政的時候,他們就在想著中國老百姓的民意,以及國際上的壓力,他們就壹直在想著這件事情到底應該怎麼辦?”
*是資源,不是包袱*
至於目前的蛛絲馬跡是否就是有可能平反六肆的輿論和行動先導,戴晴認為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另外,她不大認為,今年就會出現令社會震驚平反六肆的大動靜。不過,趨勢是逐漸朝這個方向前進。她重新再次呼吁:在平反六肆天安門事件問題上,中國官方和遇難者家屬應該“互動”,當代中國政治家不應把當年六肆事件當成包袱,而應將其作為壹筆推動社會變革的寶貴“政治資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