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3-30 | 來源: 網易軍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實戰中鷂式戰斗機多采用短距起飛垂直著陸的模式來盡可能的提高留空時間,圖為鷂式垂直降落中。可以看到這架鷂式戰機攜帶了2枚響尾蛇導彈和2個副油箱的空戰掛載。
鷂式戰機矢量推力對空戰作用極有限
但是實際上在馬島的系列空戰中,英軍飛行員沒有壹次在空戰中使用這種方式。這不僅僅是和英軍飛行員素質更為優秀而讓阿軍戰機甚少有能攻擊其戰機有關系,更重要的是在空戰中使用矢量推力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且受限多作用也很有限。
首先是鷂式戰機要能夠在空中實施懸停,就要對機內油量和掛載有嚴格限制,以控制飛機重量。根據有關資料,海鷂垂直起飛時飛機重量不得超過9342公斤,而飛機自身重量就有6336公斤,這樣的話飛機連機內燃油都不能帶滿。而事實上,執行戰斗任務的海鷂戰機通常幾乎都會以滿載的狀態出發,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在空戰中能夠實施空中懸停的機會。
其次是如果要采用矢量推力實施空中懸停,就要讓已經收起的噴嘴轉向並進而提供反作用推力,這可不是瞬間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持續數秒甚至更長的過程。這在空戰中可是極為關鍵的數秒,完全能夠改變整個空戰結果。
最後是實施空中懸停的空中戰術,讓飛行員對時機的把握也是頗為復雜,如果懸停過早就是相當於給尾追的敵機提供了壹個靜止目標,反倒給敵機給了壹個擊落自己的絕佳時機。
實際上鷂式戰機在設計時,也並未將矢量推理作為壹種戰斗性能,而是用來作為壹種升力補充以彌補鷂式戰機機翼在升力上的不足,主要用來提高飛機的垂直起降性能。
阿根廷A4天鷹攻擊機使用超低空突防的手段躲避雷達探測,因此特混艦隊需要派出雷達哨艦在可能的攻擊方向上提供盡可能長的預警時間,圖為壹架天鷹攻擊機投彈完畢後拉起脫離。
阿軍幻影Ⅲ戰機與鷂式實際性能不相上下
阿根廷空軍裝備的幻影Ⅲ戰斗機盡管與鷂式戰機在馬島戰爭中並未多少次真正空戰,但實際性能相差並不大。幻影Ⅲ戰斗機由法國達索公司制造,采用後掠角60度的無尾翼叁角形機翼,懸臂式的下單翼,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主要任務是截擊和制空。因為采用了叁角翼結構,故展弦比較小,這使得激波阻力低,因此超音速性能較好。相比海鷂戰機,海鷂的優勢在於推重比稍好,而幻影Ⅲ戰斗機則在盤旋和超音速性能更突出,雙方性能差距並不大。而在其他國家手中,幻影Ⅲ的實戰表現也較為出色,例如以色列空軍就用該機曾擊落過米格17和米格21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