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4-10 | 來源: 東方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新聞晚報》報道不少歐美國家正遭遇經濟低迷、就業率下降的局面,個中動蕩令不少在海外工作的白領想要回國發展。記者從壹些職業咨詢機構了解到,今年開春以來、尤其是邁入“金叁銀肆”之後,來自海外白領的遠程咨詢量驟增。如何實現海外經驗和國內職業生涯的“無縫對接”,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久居國外怕“不領行情”
從19歲出國讀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算起,劉先生已在加拿大生活了9年,目前是溫哥華壹家零售業公司的市場主管。不過,他最近正頻繁向在上海工作的老友打聽國內就業市場的動向,打算辭職回國發展。
“去年以來明顯感受到經濟形勢帶來的壓力,薪水、福利都縮水不少;想跳槽吧,這種大環境下,每家公司都差不多;而且他們本國人又頻頻要求優先得到工作機會”,劉先生說,“作為外國人,除非是競爭力特別強的,總之這種動蕩感讓你特別不安。”由於聽朋友說國內發展機遇佳,又考慮到家族人脈都在國內,劉先生萌發了強烈的回國意願。
不過,去他國離鄉近拾年,劉先生對零售業在國內的發展狀況、相關行業政策並不拾分了解,對回國工作的薪酬待遇心裡也沒數,更沒仔細考慮過怎樣把自己的海外經驗“遷移”回國。 “說實話,回國後我最怕萬壹不領行情而被企業或獵頭忽悠。 ”因此,劉先生這段日子除了天天上網搜索國內新聞,也提高了和國內朋友聯系的頻率,千方百計打聽“消息”。
出國這個書基本白讀了
除了對“不領行情”的擔憂,對回國後可能遭遇的就業困境的預期,也令不少“海歸”倍感糾結。
在新加坡壹家會展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的夏先生就在為此事而煩惱。2007年本科畢業後,夏先生到新加坡攻讀商業管理方向碩士,主要研究創業行為。畢業後,他與人合伙在新加坡做商務拓展,半年後和合伙人鬧翻收場。隨後,夏先生到朋友的公司做總經理秘書,職位看似高,成日處理的卻都是雜務,待遇也很壹般,並非長久之計。看到國內發展形勢較好,夏先生希望回國發展。然而,他卻遭遇了困擾——他的碩士專業在國內用武之地並不大,托國內的朋友找了壹圈,鮮有機構招聘創業行為的研究者。而在通過網絡投遞簡歷的過程中,他失望地發現,給予他進壹步面談機會的通常都是市場營銷類的中層偏下崗位,稍高壹些職級的都沒有回音,薪酬也僅在月均4000元至6000元。“找工作時的競爭力和普通應屆生沒什麼不同,那我出國這個書基本上白讀了。”夏先生無奈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部分如夏先生這類“海歸”回國就業困境的因素,主要為市場提供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等與心理期待不符,令他們產生壹種“掉價”的負面感受;“海歸”在海外學習、工作中所掌握的技能與國內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不符,令他們感覺自己頗引以為豪的這段經驗被“清零”了。
海外經歷不都能“兌現”
對於海外白領欲回國發展卻遭困擾的問題,記者采訪了來自向陽職業規劃咨詢中心的就業專家閆嶺。她透露,近叁個月來,該中心已接到80多例來自海外白領或留學生的咨詢求助,其中不少還是遠程咨詢,密集程度之高在她從業生涯中還是首次。遭遇回國發展困擾的海外白領,主要在意大利、瑞典、英國、美國等受到歐債危機影響的國家工作;分布在土木工程、化工、經濟、環保等多個行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