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7-05 | 來源: 溫哥華港灣 | 有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進入了新世紀,我探親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蘇州。看到了中國熱火朝天的發展。我的同學有的走紅道,入黨做官了;有的走綠道,成為專家學者了;還有的走黃道,下海經商了。而我呢,還在追尋著我的伍彩繽紛的夢想。我家老爺子是退休教授,校友們租了壹套房子,成立了復旦大學蘇州校友會。在全民經商的大背景下,連校友會也要開辦公司了。老爺子成了校友會辦的公司的掛名總經理。老爺子告訴我,當年他在北京讀大學時,天橋擺攤算卦的老頭,隨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師,煳弄那些傻子。從清朝壹直到民國,中國人見到窮人就要講自己比他更窮,這是因為他怕窮人向他借錢;中國人見到富人就要“尿克螂冒充坦克車”,就要講自己比他更有錢,這是因為他在富人面前不能丟面子。
這次回國,順便到北京參加了壹個學術會議。這個學術會議是本專業的拾幾個國內外知名學者發起的,其中包括美國的Q老師。我們這個專業非常冷門,全中國從事這個工程專業的科教單位只有拾來個,包括壹個航天科研單位。雖然來開會的人還不少,但碰來碰去基本上都是熟人。這不,連我的幾位大學同學都在會上宣讀了學術報告。Q老師是比我長壹輩的學者,他幾乎認識所有的與會者。白天開會,晚上拉關系,套交情,忙得不亦樂乎。我和Q老師是在同壹天,乘不同的航班回美國的。在機場候機時,我有機會向Q老師請教了不少問題,探討了中國和美國在社會結構上的不同。“聽君壹席話,勝讀拾年書”。我終於也明白了,在中國,誰的權大,誰就是主人;在美國,誰的錢多,誰就是主人。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權力的繼承是非法的;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財富的繼承則是合法的。你要在中國成為主人,你要會奪權;你要在美國成為主人,你要會蒙錢。你的資產越多,你的民主和自由也越多。聰明的“花爾街肥貓”精英們賺的就是象我這樣的傻子的錢。“腰纏億萬貫,騎鶴下揚州”,古今中外的億萬富翁們難道真的象馬克思講過的那樣是靠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的嗎?你不精通壹些忽悠之術行嗎?
又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壹點,我老婆想重新出去工作。剛好Q老師那裡有壹個雇員要請幾個月假,得到消息後,我陪老婆去應聘,她如願地找到了這份臨時工。這時的Q老師已經和胡司令壹樣“鳥槍換炮”了。“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他在某商業大樓租了壹個套房,成立了ABC國際高科技有限公司。走進房門,迎面的鏡框裡分別展現了他和幾個國際大腕的合影,其中有中研院長吳大猷,諾貝爾獎獲得者巴丁、楊振寧等。辦公室裡,擺著Q老師的各種頭銜,我們看到的有,某國際工程協會常務理事,某工程期刊主編,美國某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其中,最亮眼的是美國布什總統的商務委員會委員和英國劍橋評出的21世紀1000位傑出科學家之壹。這是實實在在
的頭銜,可不是在忽悠人。什麼?您說什麼?您不信?那您也山寨壹個這樣的頭銜出來給我看看!當然大部分的頭銜是沒有收入的,有的頭銜很可能還要付壹定的年費才能長期保持下去。這可不是為了面子上的風光,作為壹個要推銷產品的公司,花點代價推銷自己公司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當年胡司令“老子的隊伍”有柒、八個人;Q老師的公司也有柒、八個人,不過,他壹家就占了叁個。這個公司接受過美國聯邦中小企業署的資助,承包並完成了美國能源部及太空總署的某些研究項目。每完成壹個項目,就可以發表幾篇論文,就可以被稱為“傑出成就”,就可以申請更多的科研經費,這是壹個良性循環。其實,不管在資金來源及資金流動量上,還是在經營方式及人員構成上,Q老師的公司和美國壹流大學裡的大牌教授的課題組基本上是相同的。為什麼教授不當,要辦公司呢?我們在“鐵扇公主”的旅館裡討論過。牛教授認為,教授的固定工資不夠刺激。這和下圍棋壹樣,“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謀子不如謀勢”,但是外勢最終要轉換為實利才有意義。擺脫了大學裡的經費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就可以有更多的余地來轉化實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