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7-20 | 來源: 騰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因此,在輿論上對傅作義進行打擊之後,出於減少壓力的考慮,毛澤東開始安撫傅作義。
2月22日,毛澤東在西柏坡接見了傅作義,據說會見甚為愉快,談話中毛澤東對傅作義說:“北平和平解放要謝謝你,你的功勞很大嘛!你做了壹件大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掉的。北平和平解放得最好,可以歸納叁點好處:……北平和平解放沒有打仗,北平城裡的文物古跡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完全保住了……雙方的軍隊都保存下來,雙方數萬發炮彈也都保存下來了。這就是北平和平解放,傅將軍立的叁大功勞。”(王蘭英、趙景才《毛澤東寫給傅作義的叁封親筆信》)
此次見面基本上平息了傅作義的怨氣,其對和談的態度變得積極起來,但壹直到4月份,傅作義壹直沒有發表毛澤東所期待的“站在人民方面即我們方面說話的通電”。
(伍)傅作義在和談過程中曾有叁次打算出逃
雖然傅作義在與中共和談過程中數次拒絕了國民政府的撤退要求,但這並不表示傅作義就完全斷絕了與國民政府的來往。他在和談過程中曾有叁次打算出逃,都被勸阻或者因時機不對而未成行。
1、1949年1月傅作義曾打算“自行解除兵權,去南京向蔣請罪”
1949年1月6日傅作義曾對其參謀長李世傑說:“我們研究了幾天,想出壹個辦法,今天就准備發壹個和平通電,為人民請命,以促進和平。我就自行解除兵權,交由李文代理,去南京向蔣請罪,聽候處理。這樣做法,北平可以免去兵災,又可以倡導全面和平。我想這是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你覺得怎樣?”
李世傑對傅作義有此想法很意外,他不客氣地說:“這樣做法是不負責的辦法,任何方面都對不起。對軍隊,對人民,都對不起。你把幾拾萬如狼似虎的軍隊集中到北平城郊,既不戰又不和,說了幾句空話就跑了,這些隊伍叫李文怎樣辦?領導著和罷,勢不可能,壹定會出大亂子;領導著戰罷,兵災結果必然毀滅了北平。如此,你首先對不起北平居民,也對不起這幾拾萬軍隊。再就蔣介石說罷,你既不願走革命的路子,你就得走效忠蔣介石的路子,陪伴他殉葬。但你又不願走打的路子,發壹和平通電就走,蔣介石壹定認為你是臨陣脫逃,也不會原諒你的。再就共產黨方面說,你的和平通電是會得到同情的,你不起來執行和平,而放了壹炮就走了,我想也會認為這個做法是有始無終的,既怕打仗,又怕和平的壹種行為。再就對自己說,也對不起自己,到南京去向蔣請罪,蔣壹定不客氣的交軍法處理,到那時又怎樣說理呢?這個做法我找不出贊成的理由。”後來傅作義就放棄了這壹想法。(李世傑《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我的經歷和見聞》《文史資料選輯》第68輯,1980年版,P83)
2、2月4日前後傅作義想出國,被南京政府拒絕
由於2月1日新華社發表了毛澤東的公函和新聞稿,惹惱了傅作義,因此傅向南京政府申領護照出國。但國民政府外交部並未批准。對此徐永昌日記2月4日記載說:“楊慎伍處長來,述前幾天宜生(編者注:傅作義的字)電其向外交部要壹護照准備出國未果,詢中央對其是否不好。”徐永昌不明其中原因,只是對傅表示“無所謂好不好,先要問何以不向上級報告所以即要出國有是理否”。
徐永昌明白傅作義想出走,雖然出國之事暫時擱淺,但徐永昌建議傅“莫善於先回綏遠”。2月15日,楊慎伍見徐:“楊出宜生致彼電,要求留綏飛機勿返京,俾彼有機會離平”。(《徐永昌日記》,1949年2月4、15日)也就是說,傅要求由他掌握壹架飛機,伺機逃離北平。
2月22—24日傅作義與毛澤東會見之後。28日邵力子返回南京對徐永昌說:“傅宜生甚苦悶,壹則以外間對之多有不諒解;壹則以為他若壹走固然落得清靜,但就有若幹人受苦”。(《徐永昌日記》,1949年2月28日)也就是說,傅對走與不走非常矛盾,因為他覺得他若離開北平,其部屬將失去庇護。傅作義對出走之事猶豫不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