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7-20 | 來源: 騰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接下來傅作義像徐永昌透露了壹個他精心謀劃的策略:“經過壹個時期的整理軍隊,以配合人民的支持,假定某壹時期中共以兵壓迫時,彼時利用官兵心理卻可打出去。今日對蔣先生須求有效果的途徑,如系維持現狀,絕無生存之理。以聯共求得時間,而以革命求進展,利用合作農場,半年數月間可增至贰拾萬人。明年叁、肆月間將為中共最痛苦之時期,其最重要因素仍在經濟,中共絕不能成功。簡言之,領導人物大多數皆是壞人。等等。最後結論,中共可能失敗”,“(渠)要擴展實力,即是將可用幹部放入農村。”
最後,傅作義說:“蔣先生權當認錯了人,權當傅某力量投了敵,但最後必要發生壹個大報答。蔣先生此時盡可宣傳傅某之罪惡,只要蔣先生知道傅作義的心。此事做下去可能為中共殺害,但並未希望蔣先生為之昭雪。盼望好友之來如此之切,亦並非要好友為之保證,乃是要壹贰人知道中華民國勝利因素中仍有傅作義壹員。傅作義必有轟轟烈烈之功績以報國家,以報蔣先生,不然有死而已。”(《徐永昌日記》,1949年9月19日)
談話之後,傅向徐遞交了壹份上蔣呈文。這是傅作義就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黨建等等問題向蔣提交的壹份全面的獻策。呈文分為“(中)共可能失敗的條件”、“相持階段之形成”、“我們的做法”叁個部分。關於中共可能失敗的條件,傅著重指出中共的幾個弱點:“外交孤立”:“經濟貧困、食糧發生不足”:“軍隊前進太快,後方空虛”。關於相持階段的形成,傅重點建議:“封鎖,疲困經濟”:“轟炸電廠,以擾其人心”:“沿海交互登陸,以分散敵兵力”;同時建議側重宣傳中共“出賣國家民族”。關於“我們的做法”,這是壹個重建國民黨的意見,核心是“我們應認識我們已經失敗,應重新革命、重新復興”。(呈蔣書全文見《徐永昌日記》,1949年9月19日)
9月19日徐永昌飛離後,綏遠起義通電於4時發表,當晚,傅、鄧等登車啟程返回北平。
傅作義對徐永昌所言“利用合作農場”是否僅僅是應景之言呢?他是否采取過某種方式以求實施呢?當年主管綏遠工作的薄壹波記載:“傅作義回到北平以後,有壹次和我談話,談到綏遠今後的工作,表示今後必須做到兩件事,壹是綏遠徹底解放區化,軍隊徹底解放軍化;贰是1.8萬名幹部,必須給以安置,最好的辦法是修渠開墾。關於他個人的去處,我告他說,綏遠軍政委員會仍需成立,由他作主任,但這只是壹個過渡,暗示將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可以在政府中工作。他表示怕學識不夠,願意多學習,並且說後套有16萬頃地,可耕地為10萬頃,而現耕種面積只4萬頃,如果政策允許的話,他願意在此修水利搞合作農場。我把他的意願報告黨中央,不久,毛主席就在傅的意願的基礎上提名他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長。”(薄壹波;《柒拾年奮斗與思考》,第518頁)
也就是說,傅作義的確有如果中共在1950年遇到經濟困難時東山再起的打算,這說明,他對中共能否穩定政權也沒有信心,因此要為自己做壹個萬全的謀劃。
(伍)蔣介石日記中披露1963年曾收到傅作義來信
對於徐永昌所述傅作義“寓兵於農”的計劃,傅本人在1950年的壹件事也能作為佐證,據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主任的師哲晚年披露: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讓傅作義擔任了水利部部長。約壹年後的壹天,他找到毛澤東,給毛澤東說,他還有多少電台,多少枝槍,存在什麼什麼地方。毛澤東說:‘你留著用吧。’他當然不敢‘留著用’。”(師哲:《我的壹生——師哲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8頁)傅作義私藏壹批武器和電台,證實他的確對中共留了壹手。
這還沒有結束,據台灣學者郭岱君新近披露出來的蔣介石日記顯示,傅作義在1963年還與蔣介石暗中聯系過,蔣介石在1963年8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傅逆作義特以專人帶來其親筆書‘悉貢所能’肆字。密告於余,但其並未具名,其字確是真筆,可知匪共內部已至崩潰在即,有不可想象之勢,否則此種投機分子,絕不敢出此也。”此後8月份、9月份、10月、11月蔣在日記中都有提及傅作義,例如說下周討論傅逆之事等等,但後來就無疾而終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