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8-13 | 來源: 多維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8月10日晚公布9日薄谷案在安徽合肥中院異地審理詳情,薄谷開來對鴆殺尼爾·伍德的指控當庭認罪,並稱“壹個悲劇因為我而發生”,如今猶如石頭落地,現在回想猶如噩夢壹場,自己願承擔任何判決。在合肥法院於8月9日審理谷開來及薄的警衛員張曉軍涉嫌謀殺英商海伍德後,張曉軍的律師李肖霖12日表示,本案可能在月底前宣判。李肖霖表示,合肥法院沒有說何時公布判決,不過他推測判決幾周內會出爐。
英國《每日電訊》報道說,谷的供詞意味她和中共都希望這壹政治丑聞趕快落幕,但谷在法院的自白,存在重重疑點,當局在大審後仍要處理可能引發的政治風暴;為了對外釋疑,官方新華社在10日深夜發布庭訊長稿,詳述谷犯案細節及動機。
《每日電訊》發自合肥報道指出,谷受審後留下6大疑點。分別為:壹、為何谷要承認殺人?事先是否和檢方有協議,也就是接受指控好保全老公薄熙來?
贰、谷真的精神崩潰嗎?或是中國當局為了要和她畫清界限,才把她打成精神錯亂的單幹戶?
叁、海伍德真能威脅薄瓜瓜嗎?他難道不知道這對政治夫婦有多大權力,行事又如何強悍。
肆、谷稱趁海伍德醉酒倒在衛生間灌毒?但海伍德朋友稱,他不好酒,周旋商場多年的這位英國人,怎會在商業約會中喝得大醉,又倒在衛生間地板?
伍、前重慶公案局長王立軍下場將如何?他跑到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時,到底告訴美國人哪些機密?因為有王立軍的告密,海伍德之死才得以見光。
六、最重要的是薄熙來命運如何?谷的自白能救丈夫嗎?或者是薄也還想奮力壹搏?中國當局真想把元老薄壹波的兒子薄熙來種種不堪曝光?或者薄還有什麼天大秘密會被揭露?
為強調中國當局依法辦事,新華社10日長稿進壹步透露谷犯案內幕及海伍德中計慘死情節。報道指出,海伍德依約從北京來到重慶,被安排住進重慶市南岸區南山麗景度假酒店16棟1605室。當晚,谷開來在自己的住處准備了裝有含氰化物毒藥的玻璃瓶和裝有毒品膠囊的藥瓶,並將裝有毒藥的玻璃瓶交給張曉軍。
當晚21時許,谷開來、張曉軍攜帶裝有含有氰化物毒藥的玻璃瓶和裝有毒品膠囊的藥瓶以及酒、茶等物來到海伍德入住的酒店,谷開來進入房間與海伍德壹起飲酒、喝茶,張曉軍在外等候。
後來海伍德因醉倒在衛生間,谷開來叫張曉軍進入房間並要去其隨身攜帶的毒藥。張曉軍供稱,他將海伍德扶到床上,谷開來趁海伍德嘔吐後要喝水之際,將毒藥倒入其口中,又將事先准備的毒品膠囊等物倒在房間地面上偽造現場,造成海德吸毒假象。
張曉軍在供述中回憶當時的情景說,谷開來把小瓶裡的毒藥倒進事先帶來的小醬油壺中,然後把水倒入小醬油壺,走到床的左側,壹邊和海伍德說話,壹邊拿著小醬油壺往他嘴裡倒……
新華社報道引述谷在法庭所說:“這個案子像壹塊巨石壹樣壓了我半年多,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噩夢壹場。去年11月的那幾天,當我確知兒子危在旦夕的時候,我的精神的確是崩潰了。”但海外媒體認為,谷很難用精神崩潰脫罪。
海伍德母親:中國法院迅速審結令人“結舌”
被薄谷開來下毒殺害的英國商人海伍德的母親安恩8月11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法院對殺人疑凶的審訊之快感到有點難以壹下子接受,承認“需要時間”去消化這壹切,並稱“不知道如何說”、“不知道如何形容”(speechless)。
據法廣網8月12日報道,此次並沒有到中國出庭其兒子海伍德被殺壹案的74歲安恩11日晚表示,“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說,我不知道如何用說話來形容現在所發生的事。”
薄谷開來和張曉軍毒殺海伍德壹案,從2012年4月10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文表示,有證據證明海伍德死於他殺,而薄谷開來與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這起殺人案終於浮於公眾視線之中。然而時隔近4個月,8月9日薄谷案在安徽合肥異地開庭審理,審訊過程短短7個小時就宣布結束。
在此次庭審中,海伍德的母親安恩和妻子露露都沒有出息旁聽。在安恩接受采訪時,似乎對連串時間發展之快速感到有點難以壹下子接受,承認“需要時間”去消化這壹切,未能對傳媒的查詢作出回應。
海伍德的母親說:“整件事情令人震驚和困惑,現在我又要為我的孫兒設想。我只能等待事件水落石出,對有關的審訊,我實在無話可說”。據悉,安恩已盡量將2個孫子擺脫媒體的追蹤,並希望孫兒們能盡早從北京搬回英國。
在毒殺案以來,安恩都拒絕對她41歲兒子被毒殺作出公開評論,直至9日海伍德壹案開審前,她才打破緘默,抨擊中國“缺乏人權”,但她也表示:“我今後所采取的任何行動,都只為我的家人著想,我不會為某壹個理想,或為某壹個群體奮斗。我只關心壹件事,那就是我的家人。”
到目前為止,中國法院引述薄谷開來的話說,海伍德為了錢財而與她和她的兒子發生糾紛,薄谷又說海伍德更以她的兒子的性命來威脅她。但海伍德用來威脅薄谷開來的壹封電郵,根據法院旁聽人士透露,檢方從未公開出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