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8-19 | 來源: 新浪科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消費者非理性
當然,“蘋果叁件套”的火爆無法擺脫與中國消費者自身的幹系。由於蘋果已成為消費電子市場的圖騰,並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包括蘋果自己的營銷和媒體的密集報道),因此中國人形成了“擁有蘋果產品等於有面子”的心態。
中國的大眾消費者沒有以理性的態度去對待蘋果。今年1月13日iPhone 4S在中國發售時,北京叁裡屯蘋果零售店發生了排隊者因蘋果暫停銷售,而向零售店外牆投擲雞蛋的事件。而當蘋果產品在美國率先發售時,紐約第伍大道蘋果零售店外排隊者中中國人的面孔隨處可見。
對中國人來說,蘋果被籠罩在“奢侈品”光環下。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日漸高漲,他們似乎被洗腦,並成為世界上最崇拜奢侈品牌,例如LV、賓利、卡地亞和愛馬仕的壹群人。2009年時,中國消費者在英國購買的奢侈品達到總銷量的1/3,在法國甚至占60%。
很明顯,中國許多普通消費者將iPhone也視作奢侈品。iPhone在中國售價約5000元,這樣價格的“奢侈品”也非普通家庭不能承受。因此,購買iPhone就成為使普通人更接近“上流社會”的壹種途徑,同時也是滿足虛榮心的壹種廉價方式。
蘋果對產品和品牌形象的定位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營銷效果,而消費者也隨之形成了對蘋果的“高端”印象。基於這兩方面原因,“蘋果叁件套”,而非“叁星叁件套”、“諾基亞叁件套”成為熱點也就不足為奇。
不過,引導用戶理性看待蘋果品牌,把是否擁有某件商品與“臉面”割裂開來,或許是蘋果公司、各大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責任之壹。中國擁有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但它絕不是最成熟、最穩健的市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