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8-19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釣魚島爭端 | 字體: 小 中 大
8月15日,登上釣魚島之前,方曉松在船上留影。
8月15日下午,兩艘日本海上保安廳船只撞擊保釣船“啟豐贰號”。央視截屏
方曉松 35歲,河南人,保釣人士。因扛著國旗在釣魚島上狂奔而被高度關注。
8月15日下午,14名保釣人士乘船“啟豐贰號”沖破日方阻撓在釣魚島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釣魚島。方曉松是其中唯壹壹個內地人。他之前已參與保釣拾年。
8月17日,14人被日本遣返,分兩批返回。方曉松當天回到國內。
8月17日,方曉松壹直到下飛機,還穿著黑色潛水衣。
厚厚的潛水衣貼在身上,有種發膩的悶熱。日本警察給他提供了壹套衣服,他拒絕了。
就是覺得別扭,“不想帶日本人的東西回來”。光著腳,最終空姐給了他壹雙拖鞋。
方曉松笑起來有點憨憨的,說到登島,激動處,音調也不見升高。和在釣魚島上飛奔的旗手形象相差甚遠。
他參加保釣拾年,越到後來,越覺得自己是個溫和的保釣者。以前他的網名叫“拔刀屠倭”,後來自己改成了“拔刀”。
旗手
方曉松突然發動,“箭壹樣沖出去”,拿著伍星紅旗開始狂奔
方曉松不會游泳。
啟豐贰號開到再也開不動時,距離釣魚島還有拾多米的距離。
跳海,游過去。他排在第叁位。
他看了看藍的幽暗的海水,有點發怵。他說,那壹刻他突然充滿了恐懼感。不知道水有多深,他怕還沒有到釣魚島,自己就淹死在海裡。
要死,也應該上過釣魚島再死。他穿上潛水衣,身上拴了根繩子,壹狠心,跳了下去。拉了拉繩子,他讓人把他拉回到船上。再跳壹次,又回去了。“本來應該第叁個登島,結果成了最後壹個”。方曉松說起當時的猶豫,有點不好意思,“我不夠勇敢”。
第叁次,他沒再回頭,靠著岸上人拖拽繩子,他被拉到了釣魚島上。
在島上的伍個人站在兩叁平方米的壹塊大岩石上。方曉松立於伍星紅旗旁邊。對面是34個日本的警察,拿著盾牌。伍個人商量了壹下,決定分開跑分散對方注意力。
伍錫堯第壹個沖出去,不到贰拾米就被兩個警察按住。旗子倒在了壹邊。
方曉松和日本警察示意,表示他要去扶伍錫堯。他沒穿鞋,走得很慢。警察沒有阻攔他。在離伍星紅旗不到兩米時,他彎下腰做出要扶起伍錫堯的姿態。
“腦子裡全是我要起跑了,我要起跑了”。
他突然發動,“箭壹樣沖出去”,趁著日本警察沒有反應過來,拿著伍星紅旗開始狂奔。
到處都是石頭。他在石頭上跳躍著前進,目力所及幾乎不用思考。這是他在平時爬山時最經常的動作。他喜歡踩著石頭,跳著登山。
他扛著國旗在釣魚島上奔跑了幾拾米。最終,壹個警察扯倒了他,兩個警察把他按住。他腳上全是劃痕。
和方曉松壹起參與保釣八年的朋友陸湧說,方曉松非常適合做壹個旗手,在危急時,他能爆發出老虎壹樣的力量。
本來方曉松還想帶上壹面旗幟,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的旗幟。插在島上,他覺得意義非凡。
在距離釣魚島拾幾海裡的時候,他爬到船頂想要取下那面旗。當時,日本的叁艘巡邏艦開始向啟豐贰號發射水炮。他站在船頂,向著發射的人做了壹個拇指向下的手勢。
對方被激怒了,水炮直接對著方曉松射過來。全身瞬間像淋了壹場暴雨,巨大的水流像壹塊布壹樣捂住眼睛和鼻子,沒有換氣的機會“感覺像要窒息”。那面旗也被沖斷了。
登島
陽光很強,暴曬,方曉松看著這片長滿帶刺植物的小島,登島,他盼了拾年
被抓是早就預料到的結果。
方曉松和肆位保釣人士在島上待了壹個半小時。有近壹個小時,日語,中文,嚷成了壹片,雙方都在說釣魚島是自己的領土。
日本人舉起了事先打好的A3紙,上面有“釣魚島是日本領土,請你們回去”的字樣。方曉松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請你們滾開”。
在整個登釣魚島的過程中,這種強調壹直存在。啟豐贰號距離釣魚島20海裡時,日本的巡邏艦跟隨在後面,通過船上的字幕和高音喇叭壹遍遍播放:“釣魚島是日本的。”
在被撞擊的時候,八個人進行了舉手表決,是否把船擱淺在釣魚島。
方曉松投了贊成票。他說,這樣,在釣魚島終於有了中國的東西。以後,每年都有理由來釣魚島,就說來看我們的船。
方曉松也希望能把釣魚島上的東西帶回去。
雙方在壹陣吵嚷之後,誰也不知道下壹步會怎麼樣。看管方曉松的是壹個琉球人,會說壹點中文。方曉松說腳痛。他讓對方看了壹下自己沒穿鞋的腳。然後彎下身子,偷偷撿起壹塊小拇指蓋大小的石頭,想塞進襪子裡。
對方發現了,要他交出來。方曉松緊緊攥在手裡,最終還是被打掉了。
方曉松他們和啟豐贰號壹並被日本人帶走了。
方曉松想多看幾眼釣魚島。回過身,他看到了日本在釣魚島的岩石上畫的國旗。那塊石頭因為長時間的風化開裂了,裂縫正好位於日本國旗的正中。“就好像沒有塗漆壹樣”。方曉松覺得這是老天爺的暗示,“釣魚島不是他們的”。
他看到了日本的燈塔,看到了日本在釣魚島上搭的壹個小石屋。那34個日本警察從那裡面拿出他們的露營裝備。
他還想看看日本人在釣魚島上養的山羊,沒有看到。
陽光很強,暴曬,他壹直在看著這片長滿了壹米多高帶刺植物的小島。
這個他盼了拾年才登上的釣魚島。
拾年
就像宗教人士心中都會有壹個聖地,方曉松說,釣魚島是保釣人的聖地
他開始凝視釣魚島,是2002年。
方曉松可以算得上中國第壹批網民,他從1995年開始上網。在2002年,他認識了中國保釣同盟網的網友,開始參與保釣。
因為這參與,他找了張地圖想看看釣魚島的樣子。在地圖上,釣魚島小得幾乎看不見。
“我想登上釣魚島,”他說,就像信宗教的人心中都會有壹個聖地,釣魚島是保釣人的聖地。
他曾經多次嘗試過登釣魚島。越來越難。漸漸成了壹個奢望。
2007年,他曾經嘗試過從廈門去釣魚島,結果船還沒出海,就被攔了下來。
2008年,他以中國民間保釣自願者協會的身份去浙江找船,想要租壹條船出海。他找了浙江寧海的朋友,找了柒八家漁民。方曉松說要想去釣魚島,要明明白白跟漁民說,這是壹個冒險的事情。
最終3家有了意向。那個時候價格談的是7萬,再加10萬押金。
方曉松回到深圳,和協會成員協調好,再打電話准備付定金,漁民那邊卻都以“不方便”拒絕了。方曉松說,也許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吧。
方曉松沒有放棄過找船出海,壹群保釣的朋友在壹起,還會訓練自己。
他們在廈門實行海上適應能力訓練,練習如何才能不暈船。方曉松掌握了壹個訣竅,此次出海,他總是坐在船的中央,隨著船的搖擺度左右搖,保證自己不吐。他說做這種練習,是為了“能夠不拖累其他人”。
為了登島,他們還練習了射箭。考慮到日本巡邏船的阻攔,方曉松和朋友壹起想了個辦法。如果離釣魚島只有幾拾米時,可以用弩把小國旗射到釣魚島上。他們經常會帶著弩找個荒郊野外練習。
這壹次,方曉松沒有帶弩。沒有人想到這次出海居然登上了釣魚島。他當時從深圳到香港的時候,他的壹個朋友說,這壹次你們只有0.05%的希望。
方曉松也只是帶了兩套衣服,壹把瑞士軍刀和移動電源。
這壹次為紀念“8·15”(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兩岸叁地的保釣者壹起准備登島。方曉松是因為離香港近,就參加了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的出海。
居然成了。
船駛出香港進入公海後3公裡,船上的人吹口哨歡呼。那個時候,還沒有人敢想,這壹次會成功。
日本巡邏艦的水炮沖擊,船體撞擊之後,叁艘巡邏艦想在前面攔截住啟豐贰號。
啟豐贰號因為身子小,靈活,從叁艘巡邏艦後面繞了過去。
方曉松壹下子意識到,他們能登上釣魚島了。
驕傲
方曉松打算把釣魚島的故事講給4歲的女兒。他說,這是我壹輩子最驕傲的事情
以前,方曉松在明信片上見過釣魚島的樣子。他曾經和其他保釣人士壹起制作了5000張明信片,上面有壹張釣魚島的照片。方曉松和其他人壹起到郵局蓋戳,寄給關心釣魚島的人。
雖然看過那麼多次照片,他沒有想到真實的釣魚島這麼美。
在20海裡的時候,看到壹個很小的點。他站在船頭,看著釣魚島壹點點變大。
碧海,藍天,白雲,包圍著那個綠色的小島。
他在用相機拍,壹直到釣魚島的整體在相機裡再也裝不下。
這是壹個夢寐以求的時刻。
方曉松至今仍然覺得自己幸運。在內地,他是第八個登上釣魚島的人。他說他以為夢想從來遙不可及。
方曉松不是壹個激烈的人。
他喜歡講理,“以理服人”。尤其是在釣魚島的事情上。每次朋友聚會,壹有新人加入,他就會把話題引到釣魚島上面。
有些人覺得煩,方曉松也不發脾氣。他會探討國家的海權,講到子孫的利益。他還會幫忙組織壹些關於釣魚島問題的研討會。他喜歡能夠從法理上講明問題的保釣者。
方曉松35歲,他說,自己這壹代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烙印更深。
堅持拾年的保釣者不多。方曉松說自己有時候也有壓力,比如家庭。他這次去釣魚島之前,家裡壹直不知情。
這壹次,他打算把自己去釣魚島的故事講給4歲的女兒。他要告訴女兒,什麼是領土,釣魚島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我壹輩子最驕傲的事情,方曉松說。
■ 對話
“只是做了壹件想做的事”
方曉松稱不喜歡被“捧高”,這次成功是幸運
“不喜歡被這麼關注”
新京報:這壹次登島,很多人都稱呼你們為勇士,你覺得自己是嗎?
方曉松:我覺得自己不是勇士。說實在的,我不想被捧得這麼高。我這次成功了,是種幸運。我只是做了壹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更希望大家去關注保釣這個事情本身。這個事情現在關注的人越來越少了。
新京報:經過這壹次,關注的人應該會多起來?
方曉松:對我個人來說,我都有點後悔了,我不太喜歡被這麼關注。我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壹個效應。我更想不被注意地實實在在做事情。
新京報:作為壹個保釣者,你怎麼定位自己,你覺得自己是壹個民族主義者嗎?
方曉松:不是。我覺得我是受愛國主義教育太深了。我也不是壹個憤青,我覺得保護釣魚島應該是每壹個華人的責任。
新京報:有人認為,對於保釣來說,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應該讓國家去做?
方曉松:政府可以去做更實質的事情。我們作為個人,也可以為國家盡力。我更多想的是,日本他們民間壹直在做“保釣”。我們作為中國人,不能被他們比下去。
“我願意堅持”
新京報:你覺得釣魚島對你意味著什麼?
方曉松:它是中國人的領土。保護中國的領土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釣魚島是我們自家的東西,我們不能眼看著它被拿走不吱聲。
新京報:有沒有人說過你,這些太虛了,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
方曉松:每個人的想法不壹樣。也有人勸過我,這種事情,有能力堅持就堅持,堅持不了就算了。我願意堅持。
新京報:堅持了拾年,會放棄壹些東西嗎?
方曉松:做壹些事情總要舍棄壹些。我壹直在做保釣,可能會對家人照顧不夠。對他們我有時候挺歉疚的。
新京報:保釣這拾年,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方曉松:這拾年,我為捍衛祖國領土完整做了我能做的宣傳,這就是我的收獲。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會堅持到什麼時候?
方曉松:(釣魚島)壹日不歸,會壹直堅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