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8-19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釣魚島爭端 | 字體: 小 中 大
雖然看過那麼多次照片,他沒有想到真實的釣魚島這麼美。
在20海裡的時候,看到壹個很小的點。他站在船頭,看著釣魚島壹點點變大。
碧海,藍天,白雲,包圍著那個綠色的小島。
他在用相機拍,壹直到釣魚島的整體在相機裡再也裝不下。
這是壹個夢寐以求的時刻。
方曉松至今仍然覺得自己幸運。在內地,他是第八個登上釣魚島的人。他說他以為夢想從來遙不可及。
方曉松不是壹個激烈的人。
他喜歡講理,“以理服人”。尤其是在釣魚島的事情上。每次朋友聚會,壹有新人加入,他就會把話題引到釣魚島上面。
有些人覺得煩,方曉松也不發脾氣。他會探討國家的海權,講到子孫的利益。他還會幫忙組織壹些關於釣魚島問題的研討會。他喜歡能夠從法理上講明問題的保釣者。
方曉松35歲,他說,自己這壹代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烙印更深。
堅持拾年的保釣者不多。方曉松說自己有時候也有壓力,比如家庭。他這次去釣魚島之前,家裡壹直不知情。
這壹次,他打算把自己去釣魚島的故事講給4歲的女兒。他要告訴女兒,什麼是領土,釣魚島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我壹輩子最驕傲的事情,方曉松說。
■ 對話
“只是做了壹件想做的事”
方曉松稱不喜歡被“捧高”,這次成功是幸運
“不喜歡被這麼關注”
新京報:這壹次登島,很多人都稱呼你們為勇士,你覺得自己是嗎?
方曉松:我覺得自己不是勇士。說實在的,我不想被捧得這麼高。我這次成功了,是種幸運。我只是做了壹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更希望大家去關注保釣這個事情本身。這個事情現在關注的人越來越少了。
新京報:經過這壹次,關注的人應該會多起來?
方曉松:對我個人來說,我都有點後悔了,我不太喜歡被這麼關注。我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壹個效應。我更想不被注意地實實在在做事情。
新京報:作為壹個保釣者,你怎麼定位自己,你覺得自己是壹個民族主義者嗎?
方曉松:不是。我覺得我是受愛國主義教育太深了。我也不是壹個憤青,我覺得保護釣魚島應該是每壹個華人的責任。
新京報:有人認為,對於保釣來說,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應該讓國家去做?
方曉松:政府可以去做更實質的事情。我們作為個人,也可以為國家盡力。我更多想的是,日本他們民間壹直在做“保釣”。我們作為中國人,不能被他們比下去。
“我願意堅持”
新京報:你覺得釣魚島對你意味著什麼?
方曉松:它是中國人的領土。保護中國的領土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釣魚島是我們自家的東西,我們不能眼看著它被拿走不吱聲。
新京報:有沒有人說過你,這些太虛了,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
方曉松:每個人的想法不壹樣。也有人勸過我,這種事情,有能力堅持就堅持,堅持不了就算了。我願意堅持。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