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9-23 | 來源: 新世紀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王立軍的知識體系中缺乏國際外交的部分,當時正是習近平訪美前夕。而美國的對華政策到目前為止都是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的,換言之,美國不想與中國形成新冷戰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首先考慮的是接受王立軍的庇護請求會損害中美關系,有可能讓習近平訪美臨時取消。而這又失去和中國新壹代領導人建立長期關系的機會,因此,從《華盛頓燈塔報》和《華爾街日報》對美國國務院高官的采訪來看,這壹請求由成都傳遞給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再傳遞到美國國務院之後,沒有到達奧巴馬就被拒絕了。王立軍只剩下壹條道路,“自行走出”,他要確保上的是去北京的飛機,而不是回重慶的“專車”。
美國人不接受王立軍的庇護請求同時也符合美國的規定。即使國會開啟重新調查,這個決定也是站得住腳的,王立軍沒有離開所在國提出庇護,美國沒有辦法確保能將他安全帶往美國,同時,他作為公安局長涉嫌侵犯人權,不符合庇護條件,這些都讓美國下決心拒絕庇護他。
還有,關於海伍德被殺壹事,王立軍向美國官員透露了他掌握的線索,據說是壹個電話號碼,據此可以找到他之前所藏的證據(華爾街日報),但是這對美國而言是壹個外國公民的刑事案,美國使館沒有理由為了這種“情報”傷害美中關系。美國所做的是在事後通報了英國領事館。英國領事館又通過外交途徑表達了要求重啟對海伍德之死的調查。(每日電訊報、衛報)
這出大戲的經過大致如此。可能還有壹些拼圖遺漏的碎片。對於薄家向海外轉移的資產到底有多少。《朝日新聞》曾披露說有60億美元之巨,《彭博社》的調查說薄家的資產隨著薄熙來的官職提升而增長,通過公開信息可以查詢到的達到1.6億美元。另外,也有報道說,薄熙來的哥哥薄熙永化名李學明長期擔任光大國際董事,也已經辭職。
此外,傳聞說肆月底,薄家的諸多人士接到薄熙永短信說薄案“已經被做死,各位不必再活動了”。不過此後,日本的壹家小報曾披露說薄熙來仍想“歸來”。沒有正式報道可以印證。
關於王立軍斂財多少,目前沒有正式媒體披露,不過《華爾街日報》通過查閱公開的技術專利申報資料,找到重慶正在花大錢(26.8億元人民幣的預算)升級裝備的 2010年之前,王立軍申報的警用裝備服飾等專利達到150項。此外李莊曾披露王立軍有為自己人安插職務,涉嫌與女警私通(or 強奸)等信息。未見正式媒體報道。
對比上述版本和新華網公布的庭審記錄版本,可以發現:
新華版將整個人物關系的起始點都盡量挪後到2008年之後,仿佛薄家和王立軍、海伍德是最近認識的;更是完全不提薄家在大連和遼寧的所為;這是否和傳聞中所說,薄熙來在大連和遼寧的政績最終得到了周永康和江澤民的支持?
新華版將謀殺動機盡量歸因於谷開來護子心切,而不是洗錢糾紛;而薄瓜瓜遭到海伍德威脅的原因不明;
新華版完全不提壹位公安局長何以能同謀謀殺外國公民,完全沒有提重慶打黑專項行動中的刑訊逼供、徇私枉法、私設公堂等情況;避免了追究公檢法機關應負的責任;
新華版盡可能地不涉及政治局委員貪污腐敗、以權謀私的部分,甚至避免提到薄熙來的名字;
新華版雖然盡量淡化美國和英國的外交壓力,但是從最早的通報開始,到後來的庭審記錄,都強調了英方人員的參與及“沒有異議”。也就是說,庭審本身和相關信息披露的用意是為了給國際社會壹個說法,消除“國內外”的惡劣影響,其中以國外影響更為重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