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9-25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雖然中國的第壹艘航母成軍,但是專家認為目前尚無作戰能力。
這篇報道指出,雖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參加成軍典禮,而且中國軍事專家“激動地”評估遼寧號的重要性,但是這艘軍艦在“可預見的未來”指揮用於訓練和測試。
報道說,遼寧號標號為16,意味著其功能僅限於訓練。
但是,遼寧號在中日為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主權爭議時公開亮相,仍然被當成了“激起熬過情緒的場合”。
報道也引述中國國防部的聲明稱遼寧號將提高中國海軍的總體水平、有助於中國“有效地保護國家主權”。
該報道記者認為,由於預期中共拾八大將在下個月召開,遼寧號公開亮相似乎是顯示當局意圖在拾八大之前努力促進團結。
遼寧號成軍對國際而言,報道記者則是覺得這是向美國的盟友、中國的鄰近小國—菲律賓等國家發出信號,表示中國有越來越多、可觀的“工具”可供運用。
美國的壹些專家表示,他們會鼓勵中國興建自己的航母和伴隨的軍艦,因為這“只是浪費金錢”。
報道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的話說“要是遼寧號用來對付美國,就沒有生存能力,用來對付鄰國,就會被看成是欺負的象征”。
而中國要是和擁有俄造蘇--230型陸基戰斗機發生沖突,而遼寧號受損“就是大丟面子”、“是不值得的”。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飛行員還是以陸地跑道模擬在航母降落,所使用的飛機也是以蘇聯在25年前設計的米格23型戰斗機改良而來的殲8型戰斗機。
因此該學者認為,由於中國沒有適當的飛機,因此飛行員難以真正執行在航母移動時起降等等的困難任務。
報道同時也引述了中國軍事專家、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傑的話說,遼寧號的成軍可以改變中國海軍的傳統作戰思維、為中國海軍行動的風格和結構帶來質量上的改變。
報道同時表示,雖然中國從未公布各軍種開支,但是外國軍事專家壹般認為,中國海軍的預算是遠低於空軍和陸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