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9-28 | 來源: 新華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原題 美媒:中國航母發展面臨伍大挑戰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9月日報道】題:暴風雨前的平靜壹中國即將發現要經營壹艘航母有多難
終於正式宣布了。以翻修地所在省份“遼寧”命名的中國首艘航母,剛剛正式服役並交付人民解放軍海軍。
解放軍海軍擁有航母對中國軍隊而言是強大的公關助力,並且表明中國外交將以在東亞、東南亞甚至更大范圍內的更大威懾力為後盾。不過這種威懾力不易獲得,而且距離成為強有力的工具仍然很遠。事實上,“遼寧艦”尚未證明航母行動中最重要的飛機起降能力。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才達到了在軍事上並不具有決定性的這壹步?
系統整合不容易
在這艘航母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必須從頭開始。建造航母的艦體並不容易,但中國所擁有的現代造船工業——能夠建造巨型油輪、液化天然氣輪船以及大型散裝貨輪—壹有能力對必需的鋼材進行彎曲處理。這次,“瓦良格”號提供了已經完成的艦體。但在如此巨大的艦只上,真正的挑戰存在於細節中:
不光要制造部件,而且這些部件還必須與壹個有效的同步系統結合威壹個整體。壹些系統是為海上任務所准備的,壹些是為飛行所准備,還有些是為這兩者同時准備的,它們都有著拾分不同的要求和特點。
在硬件方面,必須制造並安裝壹些特殊的子系統。中國的國有造船廠商迄今為止都沒有透露,他們如何獲得了那些內部設備來裝滿他們所拿到的這個基本上是個空殼的艦體。直覺是,壹些部件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還有相當壹部分來自中國的船只零部件供應商。
航母作戰是壹種整體作戰哲學,至少在美國是這麼認為的,而美國很可能會卷入到與中國航母間的任何壹場較大的海上對抗之中。
航母作戰至少包括以下要素:集結航母戰斗群:保持航母復雜的海軍系統與飛機協同運行,並在不利的天氣條件下保持高度的可靠性;在部隊學習海上飛行時,願意承受飛行員和飛機的損失;保護航母免於空中、水面以及水下的壹系列威脅;或許是最困難的壹點——將文職及軍事指揮與決策有效結合以部署和使用航母,使其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影響局勢的能力最大化。
養護費用不便宜
加快海軍訓練進度會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優先考慮,這是個問題。航母戰斗群的訓練並不便宜:1993年(美國海軍最後壹次公布數據的年份)政府問責局的壹項研究稱,管理壹個航母戰斗群每年要花費15億美元。今天,在壹個油價更高的時代,這項開支可能會翻番,甚至更高。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