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1-04 | 來源: 解放軍報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資料圖 :晨曦中的“遼寧艦”。 李唐 攝
我的航母我的艦。在“遼寧艦”,讀航母書、看航母電影、研航母戰例蔚然成風。在這裡,每天都有新探索,每天都有新收獲,每天都有新進步。
夜探航母
暮色籠罩大海,航母進入夜航狀態。
“燈火管制部署!”當夜值勤的操舵兵叫徐玲,她是海軍首位女舵手。“左舵5。”“左舵5,5度左。”徐玲准確地復誦舵令。在航母上操舵,比其他艦艇上操作的靈敏度要求更高,航母特有的船體和噸位要求航向精確度更為穩定。經過印度洋風浪鍛煉的她,在遙遠的亞丁灣執行任務期間經考核達標,成長為壹名合格的女水兵。此刻,她憑借手中壹個20厘米直徑的小小舵輪,就把數萬噸的壹個龐然大物控制得服服帖帖。
航母之夜靜悄悄,除了遠處偶有漁火閃爍,夜海中的航母就像壹座海上城堡。但航母之夜卻並不孤寂,記者在這裡有幸體驗了它的文化生活。
晚8時,海上壹片沉寂,而這座“海上城市”卻早已人聲鼎沸。羽毛球場、健身操場人頭攢動,而最具人氣的莫過於機電和航空部門之間的壹場籃球對抗賽。“航空航空,馬到成功!”拉拉隊壹浪高過壹浪的助威呐喊聲把比賽氣氛壹次次推向高潮,令記者深受感染,駐足難移。你可能在現場看過NBA,但你肯定沒有在航母上看過籃球賽。
在壹個被稱為“鬧吧”的俱樂部,文藝愛好者正在為歡慶黨的拾八大勝利召開排練文藝節目。來自航空部門的維吾爾族女戰士瑪依旦與阿力葉,壹年前她們踏歌天山,今天,她們在航母上起舞,仿佛化身舞之精靈,舞出了航母上來自海軍5大兵種、16個民族官兵的願景和心聲。叁個薩克斯演奏者合奏《紅太陽照邊疆》,接下來又是叁位小號手演奏《北京的金山上》。激情的紅色旋律加上年輕官兵的激情演繹,表達了航母首批艦員忠誠於黨的赤子情懷,釋放了活力肆射的青春氣息。
多姿多彩的航母生活,充實了官兵的業余文化生活,驅散了長時間海上航行的寂寞與壓力,也給了官兵壹個學習成長的舞台。“遼寧艦就像壹所大學校,不僅讓我學到了專業,也教會了我怎樣生活。”航空部門女兵姜琳琳告訴記者。
走出“鬧吧”,來到駕駛艙,記者將視線投向滑躍14°的方向,不禁遠眺遐想:這小小的仰角何等神奇,他們第壹代航母人,將在這裡跨越航母形成戰斗力的最後壹道門檻,完成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壹個成人禮,從而演繹海軍轉型建設最精彩的樂章!
資料圖:2012年10月,“遼寧艦”在航行中。 蒲海洋攝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