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1-16 | 來源: Edwin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雲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各大快遞公司已經竭盡全力,但“爆倉”卻成為普遍現象。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稱,“中國快遞公司日運載能力不超過2000萬票,如何應對單日暴增幾千萬票的網購負荷?”。圖為2012年11月14日,貴陽壹家快遞公司晝夜不停分發網購快遞商品。
2012年11月13日,山西省太原申通快遞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分揀進倉快件,當日僅太原分揀中心進站快件已達12萬件。而為了防止出現爆倉現象,快遞公司甚至將內勤文職等員工派往分揀壹線。
申通快遞海外部負責人夏祖彬透露,“雙拾壹”當日,申通快遞運量突破640萬票,12日迎來750萬票,這早已超過了其運載能力,因為“之前籌備的運能為每日600萬票”。圖為2012年11月13日,山東青島申通快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搬運貨物。
如此巨大的“蛋糕”,讓快遞市場爭奪顯得愈發慘烈。除了幾乎壟斷網購快遞市場的“肆通壹達”(申通、圓通、匯通、中通、韻達)外,順豐、EMS、宅急送等公司都加入了爭奪戰。圖為2012年11月13日,浙江溫州市EMS郵件處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給分發好的快遞包裹打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