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02 | 来源: 万维读者网 &nb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字体: 小 中 大
世卫组织现任亲善大使中有“癌症控制亲善大使”、美国苏珊·科曼乳腺癌基金会创始人蓝希·布林克尔,“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亲善大使”、埃塞俄比亚名模莉雅·琦比德,“消灭麻风亲善大使”、日本财团会长笹(音同“剃”)川阳平等着名人士。
彭丽媛的故事
在山东郓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专程请来了老书记魏中平,让他给《环球人物》记者讲述“彭丽媛的故事”。魏中平和彭丽媛的父亲是单位里的老搭档,两家又是多年的邻居,互相非常了解。
他告诉记者,彭丽媛的父亲叫彭龙坤,年龄和他相仿,可惜已于2009年在北京去世了。彭丽媛的母亲现随子女住在北京,有时还回郓城看看。
彭丽媛的老家,在郓城东南20多里的黄堆集乡彭庄村。她的父亲彭龙坤,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早年当过村夜校的校长,专门负责扫盲工作。“文革”前调到县剧团工作,后来又调到文化馆。
彭丽媛是老大,1962年出生。她有一个妹妹叫彭丽娟,一个弟弟叫彭蕾。彭丽媛的童年,很多时光是在县剧团的牛车上度过的。妈妈随团到乡下去演出,彭丽媛也跟着坐剧团的牛车“四处漂泊”,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魏中平告诉记者,在“文革”期间,他和彭龙坤都属于“当权派”,也没少挨批斗。不同的是,由于彭丽媛的舅舅等在台湾,属于有“海外关系”,再加上家庭出身不好,所以彭龙坤夫妇连同孩子比魏家多受了很多苦。
“文革”中有段时间,由于“海外关系”的问题,彭丽媛当文化馆长的爸爸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本为剧团“台柱子”的妈妈,也因成了“牛鬼蛇神”,被赶下了舞台。彭丽媛9岁那年,和妈妈一起被撵回了农村。
彭龙坤被罚劳动改造期间,天天打扫厕所。彭丽媛和妈妈隔一段时间去探望爸爸一次,主要去送换洗的衣服,有时也带上几斤粮票和一两元钱。但她们每次只能隔着厕所的墙,偷偷地把东西递过去。彭丽媛常常躲在树下望风。有人来了,她就学鸟叫,发出“嘎嘎嘎”的信号。
“文革”后,彭龙坤被调到县工业局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又被派往郓城驻福州办事处,任主任。后来,回到郓城,他被聘为县政府顾问。
在郓城一中,记者专访了彭丽媛的启蒙老师高承本。
高老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郓城一中唯一一位声乐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高老师家的客厅正墙上,挂着一面牌匾,上写“恩重情深”几个大字。
这是高老师从事声乐教学40周年时,学生们送给他的一份礼物。学生署名正中间一位,就是彭丽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