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02 | 来源: 万维读者网 &nb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字体: 小 中 大
我的学习、专业方面还算很顺利,就是上本科还未能如我愿,一定要争取。由于学习很紧张,很少抽出时间写信。您不会生气吧?这些情况也许您能从我们家里了解到。您现在教学(工作)紧张吗?学校里还好吧?虽然只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但我很想念咱们郓城,咱们学校和哺育我成长的老师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我经常以它来鞭策我现在的学习!您从信中能看到我的思想有变化吗?如有,您尽管批评,我很愿意接受!
春节也许能回家住两天,也可能要去演出的。如回家,再去看您!问朱校长好!
止笔(随信寄去一张我来北京照的相片)。
祝您好!
丽丽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日
艺术之路
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彭丽媛真正走上了艺术之路。
当时,这所学校虽算不上什么有名的高等学府,但彭丽媛却遇到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声乐教育家老师。她就是王音璇,因演唱《苦菜花》、《红日》等电影插曲和山东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等歌曲而广为人知。自1978年起,彭丽媛拜在王教授门下潜心学习了近3年。在这段时间里,彭丽媛逐步走出了山东、走向了全国。
在王音璇指导下,彭丽媛主攻民族唱法。
根据彭丽媛的具体条件,王音璇专门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要求她先练好中音区,再向两端扩展音域,使之达到两个八度。在民族唱法的训练上,王音璇有自己的一套,即以山东民歌为主体,重点训练一些特殊唱法,如甩腔、拖腔、舌尖颤音、波音、滑音和顿音等。此外,还在语言、感情、表演等方面对彭丽媛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王音璇还像一个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经常给彭丽媛梳妆打扮,帮她料理个人生活。有演出任务时, 怕彭丽媛在集体宿舍睡不好,就把她叫到自己家里去休息,演出后还给她做夜宵吃。
1979年,王音璇带着彭丽媛到山东淄博参加全省民歌会演。彭丽媛以一曲《赶牛山》引起轰动。1980年,又带着彭丽媛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民族唱法的一种)会演。彭丽媛演唱的《清蓝蓝的河》、《微山湖荡起采莲船》和《包楞调》等民歌,轰动了京城。一些报刊评价说:彭丽媛的歌声清脆甜美,吐字清晰,运腔自如;用山东民歌特有的唱法,加上恰到好处的身段、眼神,真是清熘巧俏,如珠落玉盘。有的人称她为牡丹之乡菏泽来的“牡丹仙子”,有的人则将她比喻为带着泥土芳香的“山谷幽兰”。
(兰州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用成百上千个小红丝带在一块白布上粘出了一个足足有六七平方米的红丝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