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03 | 來源: Edwin | 有1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曼港橋 | 字體: 小 中 大
曼港橋與國道壹號擴建工程幾近完工。世界日報近日發表采訪文章指,有本地地產經紀表示,基建是房市發展重要因素,曼港橋通車後對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地區,特別是素裡、蘭裡等地房市是利多,過橋費對房市的沖擊微不足道。
華裔地產經紀郭瑞哲表示,基建是促進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曼港橋與國道壹號工程完工後,往返菲沙河兩岸更為方便,對素裡、蘭裡等地房市肯定是利多;盡管過橋即將開始收費,但與塞車所浪費的時間、油錢相較,過橋費根本不算什麼。
他不認為有人會因過橋費而搬到溫市等地,畢竟市區房價已高,當初會選擇定居菲沙河谷的民眾多是著眼於房價便宜,環境又好。除非財力雄厚或以“名校”為取舍的新移民,否則不見得要住市區。
他說溫市與菲沙河谷相距不到30公裡,不塞車25分鍾即可抵達,但房價相差數倍以上,隨著新曼港橋開通,勢必吸引更多買家將搜尋范圍擴至菲沙河谷。他認為在目前大溫低迷的房市中,菲沙河谷房價縱使不漲,也會相對抗跌。
家住素裡市菲沙高地(Fraser Heights)的地產經紀王怡華指出,過橋費的沖擊為短期,雖然有客戶戲稱想搬到菲沙河對岸,避開過橋費,但至今沒有人真正采取行動。她相信適應期過後,民眾就能感受新橋帶來的便捷並習慣過橋費。
由於工作所需,她每天至少往返曼港橋叁到肆次,與其塞車耗時間,她寧可付過橋費。因此她認為新橋收費與否對周邊房價不會有影響,反而交通方便,有更多人對菲沙河谷感興趣,有利當地房市。
但她提醒買家,菲沙河谷與溫市周邊的房市性質不同,當地主要以自住型為主,因此房價波動不大,反觀溫哥華、本拿比、列治文等地,投資客占相當比例,市場壹有風吹草動,震蕩相當劇烈。以今年為例,各地成交量均較去年大幅萎縮,但菲沙河谷地區房價僅下滑約5%,而大溫過去幾年大幅飆漲地區,近期的開價普遍較去年已下修10%到15%。
至於大溫地區未來房地產投資亮點,兩人不約而同看好素裡市華裡(Whalley)地區,只要新市政大樓啟用,加上周邊多個開發計劃陸續完工,未來5到10年內定可煥然壹新,成為大溫第贰個市中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